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龌龊的意思、龌龊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龌龊的解釋

(1) [dirty;filthy]∶肮髒,污穢

(2) [mean,despicable]∶品行卑劣

卑鄙龌龊

(3) [narrow]∶氣量狹隘,拘于小節

詳細解釋

(1).器量局促;狹小。《文選·張衡<西京賦>》:“獨儉嗇以齷齪,忘蟋蟀之謂何。” 薛綜 注:“《漢書》注曰:齷齪,小節也。” 南朝 宋 鮑照 《代放歌行》:“小人自齷齪,安知曠士懷?” 唐 王勃 《秋日遊蓮池序》:“人間齷齪,抱風雲者幾人。” 清 昭槤 《嘯亭雜錄·重經學》:“故一時耆儒夙學,布列朝班,而 漢 學始大著,齷齪之儒,自蹍足而退矣。”

(2).肮髒。 元 高文秀 《黑旋風》第一折:“他見我風吹的齷齪,是這鼻凹裡黑。”《古今小說·沉小霞相會出師表》:“賃房儘有,隻是齷齪低窪,急切難得中意的。” 周而複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十八:“不管什麼衣服穿到他身上總不像樣,也不大合身,不等兩天,不是龌龊了,就是扯破了。”

(3).卑鄙,丑惡。 宋 方勺 《青溪寇軌》:“當軸者皆齷齪邪佞之徒,但知以聲色土木淫蠱上心耳。” 明 歸有光 《亡友方思曾墓表》:“與其客飲酒放歌,絶不與豪貴人通。間與之相涉,視其齷齪,必以氣陵之。” 茅盾 《清明前後》第一幕:“這些政治社會上的黑暗龌龊,使得 趙自芳 近來更加常常動感情,更加躁急。”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龌龊(wò chuò)是現代漢語中具有多重含義的形容詞,其釋義體系可分為三個層次:

一、本義層面 《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明确指出該詞原指"不幹淨,肮髒",如"龌龊的街道需要徹底清掃"。這種具象用法常見于對物理環境的描述,側重物質層面的清潔度。

二、引申層面 《漢語大詞典》記載其引申為"人品卑劣"之意,如"揭發龌龊的權錢交易"。此用法自宋代文獻延續至今,特指違背道德準則的行為。近現代文學作品中,該詞常被用于批判社會陰暗面,如茅盾《清明前後》中"揭露官場龌龊"的表述。

三、古漢語遺存 在古漢語語境中,《說文解字注》保留"氣量狹隘"的釋義,如"心胸龌龊難容人"。這種用法現代多見于曆史題材文本,當代口語已較少使用。

該詞反義詞體系呈現多維度對應關系:"潔淨"針對物質層面,"高尚"對應道德評判,"豁達"則承接古義脈絡。使用者需根據具體語境選擇恰當詞義,避免古今義混淆導緻的語用失誤。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龌龊”一詞的詳細解釋如下:

一、讀音與基本釋義

讀音:wò chuò(、、等網頁均明确标注)。
詞性:貶義形容詞()。
核心含義:

  1. 器物或環境不潔淨:指物理層面的肮髒污穢,如器物縫隙積存的污垢(、);
  2. 品行卑劣:形容人的行為、思想卑鄙低俗,如不擇手段陷害他人(、);
  3. 氣量狹隘:古義中表示拘泥小節或格局小()。

二、詞義演變與用法

  1. 本義:
    • 字源上,“龌”指器物縫隙的污垢,“龊”本義為手持衣物拖地,引申為卑賤(、)。兩字結合後,最初僅指器物或鞋襪的污穢(、)。
  2. 引申義:
    • 從物質“不潔”延伸至精神層面,如“卑鄙龌龊”形容道德敗壞(、);
    • 古漢語中可表氣量小,如《登科後》中“昔日龌龊”指過去拘謹()。

三、典型例句

四、近義詞與反義詞

五、補充說明

需注意語境差異:現代多用貶義,古漢語中部分語境為中性(如形容謹慎)。建議結合具體文本判斷詞義(、)。

别人正在浏覽...

傲辟币法部單出沒出熱的竅芳林法崖附靈服鳥隔行掃描公市官秤貫綢龜腦桂阈國都國衆韓棱之劒號衣鶴子草黃頰魚繪畫火石炮降問教練員交羣蹓鳥留校鹿盧賣給瑪瑙謾論梅風猛虎覓索抹面乃纔霓騎青蓮眼禽儀求偶人款若合符節勢路市丈水塔四趁私載填嗉天筭停育銅竹退減文弛武玩巫神飨士纖隙效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