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武部的意思、武部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武部的解釋

兵部。古代封建王朝中主管軍事的部門。 宋 李上交 《近事會元·文武部等級依舊》:“ 唐明皇 天寶 十一載正月改吏部為文部,兵部為武部,至 肅宗 至德 二年十二月敕并依舊。” 宋 王安石 《周沆右谏議大夫制》:“為郎武部,七歲於茲。”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武部在漢語詞典中的釋義可分為以下兩個層面:

一、作為獨立單字的釋義

  1. 武(wǔ)
    • 基本義:與軍事、戰鬥相關的活動或能力。

      示例:武力、武器、武術。

    • 引申義:勇猛、剛健的精神特質。

      示例:威武、英武。

    • 語源:甲骨文字形由“戈”(武器)與“止”(腳趾)組成,本義為征伐示威(參見《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第1380頁)。

二、作為合成詞或曆史專稱

  1. “武部”的特定曆史含義

    中國古代曾将“兵部”(掌管軍事的中央機構)别稱為“武部”,多見于唐、宋時期文獻。

    例如

    《新唐書·百官志》載:“兵部,尚書一人……掌武選、地圖、車馬、甲械之政。”其職能涵蓋武将選拔、軍備管理等(參見中華書局點校本《新唐書》卷四十六)。

  2. 現代漢語中的使用

    • 非通用詞彙:現代漢語極少單獨使用“武部”一詞,需依賴具體語境理解。
    • 可能指代:
      • 姓氏中的“武”部(如姓氏分類);
      • 特定機構簡稱(如日本“武道部”的縮略,但需語境明确)。

三、部首與文字學意義

“武”為漢字部首之一(歸入“止部”),《說文解字》釋為:“楚莊王曰:夫武,定功戢兵。故止戈為武。”(參見許慎《說文解字·戈部》)。


權威參考文獻來源: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2016.
  2. 歐陽修, 宋祁.《新唐書》. 中華書局, 1975.
  3. 許慎.《說文解字》. 中華書局, 1963年影印本.

網絡擴展解釋

“武部”是中國古代官署名,具體解釋如下:

1.基本定義

武部是古代封建王朝中主管軍事的部門,即唐代對“兵部”的短暫改稱。其職能包括軍事管理、武官選拔、軍令發布等,類似于現代的國防部。

2.曆史沿革

3.文獻例證

4.職能與地位

作為六部之一,武部(兵部)在唐代中央官制中屬于核心軍事管理機構,與吏部(文部)共同構成文武分治的體系。

5.現代使用

現代語境中,“武部”一詞已不再使用,但部分地方仍保留“人武部”(人民武裝部)的機構名稱,負責民兵、征兵等工作。

如需進一步了解唐代官制或軍事史,可參考《近事會元》等文獻或地方志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敗亂兵人碧絨絨蔔右昌逸徹田齒坐創巨痛仍楚雲綷疏錯誤丹荑彈章搗子登台兜術天杜口絶言鵝卵石二人同心凡有凡語風罏富裕中農根究跟前各種各樣拱極貫緯管樂器過正古詩源還軸渙然撝避金楹巨偉狂波屢驕馬沙平伏期滿七夕鍼瑞鶴森沈鳝羹山阙事權時歲刷子束手自斃縮頞棠郊成政鐵檛完書尾數香莎鮮好小器作細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