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言砥節砺行。《梁書·儒林傳序》:“建國君民,立教為首,砥身礪行,由乎經術。”
砥身砺行(dǐ shēn lì xíng)指通過磨煉身心來修養德行,比喻刻苦自勵、提升品德修養。該成語由“砥身”與“砺行”兩個動賓結構并列組成,強調内外兼修的過程。
本義為質地細膩的磨刀石(《說文解字·石部》),引申為“磨煉、修養”。如《淮南子·道應訓》載:“勝非其難者也,持之其難者也”,後人注“持勝需如砥之恒”。
原指粗磨刀石(《說文解字》),後作動詞表“錘煉”。如《尚書·費誓》雲:“砺乃鋒刃”,喻精進不息。
“身”指内在品性,“行”指外在實踐(《古代漢語詞典》),二者涵蓋修身與踐行維度。
指通過持續自我錘煉以提升道德境界與行為規範,包含兩層核心:
如《漢語大詞典》釋義:“磨練身心,使品行純正”,強調心性如砥石般經磨砺而堅定。
北宋司馬光《資治通鑒》評述:“君子砥身砺行,必誠其意”,突出知行合一的要求。
最早見于《荀子·性惡》:“砥砺百姓,以矯飾人之情性而正之”,主張以禮義教化錘煉人性。
多用于形容嚴謹自律的治學或修身态度,如《人民日報》評述科學家“以砥身砺行之志攻堅克難”。
成語 | 側重點 | 差異 |
---|---|---|
砥身砺行 | 身心雙重磨煉 | 強調過程持續性 |
修身潔行 | 淨化行為 | 側重結果導向 |
朝乾夕惕 | 終日勤勉謹慎 | 突出時間維度 |
參考資料:
“砥身砺行”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進行解釋:
該成語意為磨砺自身的操守和品行,強調通過不斷自我修養來提升道德水平。其核心含義與“砥節砺行”相同,均指向内在品格的錘煉。
如需進一步探究具體語境中的用法,可參考《梁書》原文或權威詞典釋義。
拔除白紬扳道卑讓筆橐補厥挂漏差排出格出乖露丑純一處置慈禧太後摧燒打交道第産低面頂代鞮譯象寄底柱短兵接短牋泛非洲主義販夫走卒廢然奮發圖強鳳曬翅輻射平衡感夢谷丙轉氨酶測定話柄毀廢胡鳙見不的警察拒止魁取練帛立馬造橋林棼醴泉馬牦冥色秣飼蛲瘕内髒埤薄瓶笙锵鳴瓊嶽紗廚商确設洗水西寺書屋寺臣算學蘇門土刑磈礨小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