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饑驅叩門的意思、饑驅叩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饑驅叩門的解釋

1.謂為饑餓驅使,叩門求食。駈,同"驅"。語本晉陶潛《乞食》詩:"饑來驅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裡,叩門拙言辭。"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饑驅叩門”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綜合解釋:

  1. 基本釋義
    指因饑餓驅使而敲門求食,形容生活困頓、迫于生計的窘境。該成語源自晉代陶淵明《乞食》詩:“饑來驅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裡,叩門拙言辭”。

  2. 結構與用法

    • 結構:緊縮式成語,由“饑驅”(饑餓驅使)和“叩門”(敲門)兩部分組成,動作連貫。
    • 語法功能:多作賓語、定語,用于描述生活困境。
    • 感情色彩:中性偏褒義,常體現文人安貧樂道的情懷(如清代錢謙益曾引用此典贊美他人)。
  3. 字詞解析

    • “駈”與“驅”:二者為異體字關系,現代多用“驅”。
    • “叩門”:敲門,體現謙卑求助的姿态。
  4. 文化背景
    該成語與陶淵明《乞食》詩密切相關,反映了古代文人面對貧困時的真實境遇與精神風骨,後多用于文學作品中表達清貧自守的志趣。

示例:
清代錢謙益曾寫道:“先生晚食當肉,徐步當車,視淵明饑驅叩門,不亦彼困而此亨乎?”(《吳封君七十序》)。

提示:此成語現代使用頻率較低,多出現在古典文學或曆史語境中。

網絡擴展解釋二

饑驅叩門

“饑驅叩門”是一個成語,意思是饑餓驅使着人們去請求食物的意思。該詞由“饑”、“驅”和“叩門”三個字組成。

部首和筆畫:

“饑”字的部首是食,它總共有十四畫;

“驅”字的部首是馬,它總共有七畫;

“叩”字的部首是口,它總共有五畫;

來源:

“饑驅叩門”這個成語源自《左傳·定公四年》:“夫饑而問食于門者,合于道也。”意思是饑餓的人敲别人的門尋求食物,這是符合禮法的。

繁體:

“饑驅叩門”是“饑驅叩門”在繁體字中的寫法。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漢字中,“饑”字的寫法為“飢”,“驅”字的寫法為“馳”,“叩”字的寫法為“口+更”。這些古漢字寫法在現代漢字中已不再使用。

例句:

在文學作品中可以見到這個成語的運用,比如:他們饑驅叩門,希望能得到一些食物。

組詞:

饑餓、驅使、叩問

近義詞:

乞食、叩求、乞讨

反義詞:

有食、不饑餓、飽腹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