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一定順序排列的帳目。《宋史·趙開傳》:“減 蒲江 六井 元符 至 宣和 所增鹽額,列其次第,謂之鼠尾帳。”
“鼠尾帳”是一個曆史術語,主要用于宋代財政管理領域,以下是詳細解釋:
指按一定順序排列的賬目,通常用于記錄稅務或差役信息。例如,《宋史·趙開傳》中提到的“鼠尾帳”即用于調整鹽稅額度,并按時間或類别排序記錄()。
部分資料(如)将其解釋為成語,比喻“微不足道的事物”,但這一說法缺乏權威文獻支持。綜合高權威性來源,“鼠尾帳”更可能是曆史專用術語,而非成語。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宋史》原文或宋代經濟史相關研究(如、5、9的文獻線索)。
鼠尾帳是一個詞語,它的意思指的是記錄賬目的簿冊或清單。這個詞語源自于中國古代的商業交易,用于記錄物資進出的情況。
鼠尾帳這個詞語可以由兩個部首拆分而成。其中,“鼠”字的部首是鼠字旁,筆畫數為13。而“帳”字的部首是巾字旁,筆畫數為10。
鼠尾帳是漢字的一部分,它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商業交易。在古代,商人們用簿冊記錄交易情況,将賬目詳細地記錄下來,以便核對和結算。這些簿冊通常用繩子綁成一捆,形狀像是一串串拖在地面上的老鼠尾巴,因此得名為鼠尾帳。在繁體字中,鼠尾帳的寫法為「鼠尾帳」。
在古代的漢字寫法中,鼠尾帳的「帳」字通常采用古文字形,即帀,表示簡單的形狀。而現代漢字中的「帳」字則是經過簡化和演變後的形式。
1. 商人們每天都要記賬,以便了解自己的財務狀況。
2. 他整理了一份詳細的鼠尾帳,以備将來核對。
組詞:賬本、賬簿、記賬、賬目
近義詞:賬簿、賬冊
反義詞:虧損、赤字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