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皇祖的意思、皇祖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皇祖的解釋

(1).君主的祖父或遠祖。《書·五子之歌》:“皇祖有訓:民可近,不可下。” 孔 傳:“皇,君也,君祖 禹 有訓戒。”《儀禮·聘禮》:“孝孫某,孝子某,薦嘉禮于皇祖某甫。”《左傳·哀公二年》:“曾孫 蒯聵 ,敢昭告皇祖 文王 ,列祖 康叔 ,文祖 襄公 。” 漢 張衡 《南都賦》:“皇祖止焉, 光武 起焉。” 明 孫傳能 《剡溪漫談·曾孫》:“今朝廷祭告宗廟,高祖而上,概稱皇祖;自稱皆孝玄孫,乃不稱曾。”

(2).對已故祖父的敬稱。《隸續·晉右軍将軍鄭烈碑》:“遝至曾祖先生,皇祖徵君。” 南朝 梁 沉約 《郊居賦》:“伊皇祖之弱辰,逢時艱之孔棘。” 唐 韓愈 《祭十二兄文》:“惟我皇祖,有孫八人。惟兄與我,後死孤存。” 宋 歐陽修 《泷岡阡表》:“皇祖府君,累贈金紫光祿大夫,太師中書令兼尚書令。” 清 梁章鉅 《稱謂錄·亡祖》:“ 李習之 述其大父事狀題曰《皇祖實録》。當時不以為怪;若施之近代,則犯大不韙矣。故古時稱有不可通於今者,此類是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皇祖"是漢語中具有特定曆史文化内涵的稱謂詞,其核心釋義在古代文獻與辭書中存在明确界定。根據《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12年第2版,第12卷,第348頁)的權威解釋,"皇祖"特指以下兩個層面的含義:

一、宗法制度中的直系祖先稱謂 指君主的已故祖父,常見于宗廟祭祀與曆史典籍。《禮記·曲禮下》載:"祭王父曰皇祖考",鄭玄注疏明确指出"皇祖"是對祖父的尊稱,在周代禮制中具有特殊地位。這種用法在《詩經·魯頌·閟宮》中也有印證:"皇祖後稷,享以骍犧",此處特指周人始祖後稷。

二、政治文化中的先代君主尊稱 廣義上可泛指王朝開國君主或功勳顯赫的先祖,《尚書·五子之歌》"皇祖有訓"中的"皇祖"即指夏禹。宋代司馬光在《資治通鑒·漢紀》中記載光武帝诏書"皇祖考南頓君",則指其曾祖父劉欽,可見該詞在曆史沿革中具有縱向延伸的語義特征。

《古代漢語詞典》(中華書局,2016年版,第586頁)特别強調,該詞在青銅器銘文與祭祀文獻中常與"皇考"(亡父)、"皇妣"(亡母)形成完整的祖先稱謂體系,其使用嚴格遵循禮制規範。現代考古發現如殷墟甲骨文(參見《甲骨文合集》第32671片)中"乙巳蔔,侑于皇祖"的記載,進一步佐證了該詞在商周時期的實際應用。

網絡擴展解釋

“皇祖”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古代漢語詞彙,具體釋義如下:

一、核心含義

  1. 君主的祖父或遠祖
    指帝王家族中在位君主的祖父,或更早的祖先。例如《尚書·五子之歌》提到“皇祖有訓”,這裡的“皇祖”即指大禹。在《左傳》等典籍中,“皇祖”也用于祭祀時對先祖的尊稱,如“昭告皇祖文王”。

  2. 對已故祖父的敬稱
    普通士族或文人可用此詞尊稱自己去世的祖父。如宋代歐陽修在《泷岡阡表》中寫道:“皇祖府君,累贈金紫光祿大夫”,體現了家族中的敬重之意。


二、曆史演變與特殊用法


三、近義詞與關聯概念


“皇祖”既可特指君主的直系祖先,也可作為一般家族中對祖父的尊稱,具體含義需結合上下文判斷。其用法在曆史文獻和禮儀制度中具有重要地位。

别人正在浏覽...

挨挨桚桚蚌蠧伯婆采清闡發場人臣位叢夥叢筱釣星抵達詄菪遞減頂闆冬曹鬥蛇碓磑餓夫兒童節法徒飛章風流跌宕鳳振哏哏官地孤丁丁蛔蟲護甲火帝将承嗟夫瘠田沮力坎窞連栅禮官馬齒徒長曚昧奶嘴,奶嘴兒納節南巡頻歲貧主谸谸起樓親姻人牲戎門濡養屬珊陶犬瓦雞騰貴添展跳跳鑽鑽萬家寨引黃入晉工程文驗蕪梗橡皮釘子小康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