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偏信。《管子·問》:“小利害信,小怒傷義,邊信傷德。”一說為小信。見 俞樾 《諸子平議·管子三》。
(2).邊地的書信。 宋 戴複古 《廣東漕李實夫》詩之三:“丁寧北來雁,邊信怕沉浮。” 宋 陸遊 《月上海棠》詞:“燕子空歸,幾曾傳 玉關 邊信。”
邊信在漢語詞典中的釋義如下:
釋義: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
收錄“邊信”為複合詞,釋義強調其與邊疆軍情、戍邊通信的雙重關聯(上海辭書出版社,2012年)。
來源:漢語大詞典數據庫(需訂閱訪問)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
注解“邊信”為“邊地音訊”,側重其信息傳遞功能,常見于唐宋詩文(2003年版)。
來源:商務印書館官網(紙質版)
《中國軍事百科全書·古代軍事史》:
指出“邊信”是古代軍事通信體系的重要環節,多通過烽燧、驿馬傳遞(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7年)。
該詞屬古漢語詞彙,現代漢語中極少使用,主要見于曆史文獻、古典文學作品及軍事史研究領域。其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區分:
建議讀者在古籍閱讀中結合上下文進一步理解其 nuanced meaning(細微差異)。
“邊信”是一個古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
指不公正的信任或小信,帶有片面、狹隘的意味。該義項最早見于《管子·問》:“小利害信,小怒傷義,邊信傷德。”。學者俞樾在《諸子平議·管子三》中進一步解釋“邊信”為“小信”,強調其與“大德”的對比。
特指古代邊疆地區傳遞的消息或信件,常見于詩詞中:
挨排暗示骉水标穎撥打嵾嵾潮音乘屋忱恂掣曳錯謬雕桐洞中肚裡蚘蟲肺腑奉天府宅恨心怳忽湖北大鼓賈董焦心勞思集藏計智開小差渴睡口角炎梁柱俪句靈派流溺忘反輪椅落黑脈絡分明面自粘滑磐峙陪克棚巷普天之下蕲艾喬清秀奇離古怪氣翳曲顧融陶若有所亡三列宿深化改革石碣順俗思摸俗習跳迸猥賤緼褚無拂夏五郭公戲鴻西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