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of two performers)speak or sing alternately]∶相聲、山歌等文藝形式的一種表演形式。兩個人交替着說和唱
對口相聲
(2) [be geared to the needs of the job]∶互相聯繫的兩方在工作内容和性質上相一緻
專業對口
(3) [a boil on the nape]∶中醫指生在腦後,部位與口相對的瘡,俗稱對口瘡
(4) [suit one's taste]∶適口合味
他吃這個菜不對口
(1).兩嘴相對。極言其對語之近。 漢 王充 《論衡·解除》:“ 胡 越 之人,耳口相類,心意相似,對口6*交耳而談,尚不相解。”
(2).指接吻。 唐 張鷟 《遊仙窟》:“兩唇對口,一臂枕頭。”
(3).争執。《平妖傳》第五回:“婆子道:‘你兩個休對口,到天明我自有個計較。’”
(4).猶緘口。《二刻拍案驚奇》卷五:“賊人方知被孩子暗算了,對口無言。”
(5).符合;合適。 郭小川 《登九山》詩:“跟自己的思想對照一下吧,完全對口。” 鮑昌 《庚子風雲》第一部第二章:“你先試試看,不對口再換一個。”
(6).在内容和性質等方面雙方都能一緻。 柯雲路 《三千萬》:“你想專業對口,發揮專長,是人人應該幫忙的事!”《人民日報》1983.12.28:“要進一步搞好對口支援和經濟技術協作。”
(7).相聲、山歌或對唱等的一種表演方式。由兩人交替着說或唱。 鄧友梅 《追趕隊伍的女兵們》三:“再由 憶嚴 拉琴, 俞潔 和 小高 表演立功對口唱。”參見“ 對口相聲 ”、“ 對口詞 ”。
(8).中醫指生在腦後,部位跟口相對的瘡。亦稱“ 對口瘡 ”、“ 對口疽 ”。《醒世姻緣傳》第六六回:“西門裡頭 馬義齋 長了對口,也是請我去治。”如:他長了個對口瘡;這對口疽得請人治。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對口漢語 快速查詢。
“對口”是一個多義詞,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理解,以下是其主要解釋及常見用法:
指相聲、山歌等曲藝中兩人交替表演的形式,如“對口相聲”。這種形式強調對話或對唱的互動性,與“單口”表演形成對比。
指工作内容與個人所學專業或技能相匹配,例如“專業對口”“工作對口”。常見于職業規劃或招聘場景,強調供需雙方的一緻性。
指生長在腦後、與口腔位置相對的瘡疽,俗稱“對口瘡”或“腦疽”,屬于中醫外科病症的命名。
在職業教育中,特指“對口升學考試”,即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通過專業技能考試升入高職院校的選拔方式。
以上内容綜合了權威詞典及常見場景的釋義。如需更詳細的曆史用例(如古漢語中的“兩嘴相對”“争執”等),可參考古籍文獻或專業語料庫。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