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菽水的意思、菽水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菽水的解釋

豆與水。指所食唯豆和水,形容生活清苦。語出《禮記·檀弓下》:“ 子路 曰:‘傷哉!貧也!生無以為養,死無以為禮也。’ 孔子 曰:‘啜菽飲水盡其歡,斯之謂孝。’”後常以“菽水”指晚輩對長輩的供養。 宋 陸遊 《湖堤暮歸》詩:“俗孝家家供菽水,農勤處處築陂塘。” 明 高明 《琵琶記·高堂稱壽》:“入則孝,出則弟,怎離白髮之雙親?到不如盡菽水之歡,甘齏鹽之分。” ********* 《再遊高莊偶感續成》詩:“隻愁母老羣兒幼,菽水蒲編供不周。”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菽水"是一個源自古代漢語的詞彙,其含義可以從字面和引申義兩個層面理解:

  1. 字面意思:

    • 菽:指豆類的總稱,尤指大豆。
    • 水:指普通的飲用水。
    • 因此,"菽水"的字面意思就是豆子和水,泛指最粗劣、最簡單的飲食,常用來形容生活的清貧與簡樸。
  2. 引申義與文化内涵:

    • "菽水"最核心的引申義和用法,來自于儒家經典《禮記》中的一個著名典故,即"菽水承歡"(或"啜菽飲水盡其歡")。
    • 這個典故出自《禮記·檀弓下》:

      "子路曰:'傷哉貧也!生無以為養,死無以為禮也。'孔子曰:'啜菽飲水盡其歡,斯之謂孝。'"

    • 這段話的意思是:子路感歎貧窮讓人無法好好奉養父母(生時無法好好供養,死後無法按禮安葬)。孔子則教導說:即使隻能讓父母吃豆粥、喝清水,但能讓他們心情愉悅,這就是孝了。
    • 因此,"菽水"(豆和水)在這裡象征着極其微薄、貧乏的物質條件。而"菽水承歡"這個成語的核心含義在于:即使家境貧寒,物質供養菲薄,隻要能讓父母(或長輩)感到精神上的滿足和快樂,就是盡了孝道。 它強調了孝道的精神層面(盡心、使父母愉悅)重于單純的物質供養。

"菽水"一詞,字面指最簡陋的食物(豆和水),但其深層含義和文化價值主要體現在"菽水承歡"這個成語中。它象征着在物質條件極其匮乏的情況下,子女對父母真摯的孝心與奉養,強調孝道的本質在于内心的敬愛與使父母精神愉悅,而非物質的豐盛。這個詞彙承載了儒家思想中關于孝道的重要理念。

參考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

“菽水”是一個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1. 讀音與字義

2. 引申含義

3. 使用示例

總結
“菽水”既是對樸素生活的寫照,也承載了中華文化中“孝”的精神内核。若需進一步了解相關典故,可參考《禮記》等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薄落毖慎材輕德薄骖風驷霞鸧金饞渴蟲鳴螽躍穿着醇醴黜陟谠臣稻田典商颠旭溝通渠道官家合子黃屋左纛花期花約回變進赴晶靈驚心駭矚劇本匡堯勞動保險令箭縷說賣座貌似眇因殁齒木樨龐洪盤資披寫潛珍悄蒨清粹情形窮兒求旦辁車認影爲頭柔毳三生有幸沈陽故宮射屏説餅熟田思惟俗累娑婆頭黑碗櫃微風文骨汶陽田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