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穿着的意思、穿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穿着的解釋

[dress] 所穿的衣服及所佩的裝飾品

穿着樸素

詳細解釋

亦作“ 穿着 ”。1.穿戴;裝扮。 北齊 顔之推 《顔氏家訓·書證》:“擐是穿著之名,非出臂之義。”《醒世恒言·錢秀才錯占鳳凰俦》:“侵早就起來催促 錢青 梳洗穿着。” 清 袁枚 《新齊諧·通判妾》:“惟今春所得衣裳太窄小,不堪穿著。” 冰心 《分》:“穿着完了,她抱起我。”

(2).衣服。《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寶箱》:“銀子到手,未免在解庫中取贖幾件穿着。”


見“ 穿著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對"穿着"一詞的釋義包含雙重詞性:作為動詞時指"把衣服鞋襪等套在身體上",例如"穿着整齊";作為名詞則指"穿戴的衣飾",如"他的穿着很樸素"(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商務印書館,2016)。該詞由"穿"和"着"兩個語素複合構成,"穿"表貫穿動作,"着"表附着狀态,共同形成穿戴行為的動态過程與靜态結果的雙重語義特征(來源:《漢語詞源文化辭典》,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

在搭配規律方面,《漢語搭配詞典》2019年版顯示,"穿着"常與三類修飾語構成偏正結構:①質地類(如"絲綢穿着"),②風格類(如"民族風穿着"),③評價類("得體穿着")。其反義詞"赤身"在《古漢語常用字字典》中标注為書面語體(來源:《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第四版,商務印書館,2016)。

從文化語言學角度考察,《中國衣冠服飾大辭典》指出,"穿着"在《禮記·玉藻》中已具備禮儀規範内涵,現代漢語中仍保留着"穿着禮儀"的固定搭配(來源:《中國衣冠服飾大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96)。認知語言學視角下,"穿着"通過隱喻機制衍生出"穿着名牌""穿着光環"等抽象用法,體現從具體動作到抽象狀态的概念映射(來源:《認知語言學與漢語研究》,複旦大學出版社,2018)。

網絡擴展解釋

“穿着”是一個多層次的詞彙,其含義可從不同角度解讀:

  1. 字面意義
    指人身上穿戴的衣物和配飾,包含衣服、鞋帽、飾品等具體物品。例如:“她的穿着樸素大方”指她選擇的衣物款式簡單但得體。

  2. 社會功能
    穿着常反映身份、職業或社會角色,比如醫生白大褂象征專業性,西裝革履代表商務場合的正式性。不同文化中,傳統服飾(如漢服、和服)更承載着民族認同。

  3. 審美表達
    包含個人風格與時尚态度,如“混搭風”“極簡風”體現審美取向。流行元素(如oversize剪裁、複古花紋)的運用也屬于穿着表達範疇。

  4. 場景適配性
    強調場合的適宜性,如婚禮穿禮服、運動時穿運動裝。不合時宜的穿着(如睡衣外穿)可能引發負面評價。

  5. 心理暗示
    心理學研究顯示,衣着顔色和款式會影響自我認知(如深色顯沉穩)及他人印象。有實驗表明,穿正裝工作可能提升專注力。

在具體使用中,該詞常與“得體”“考究”“隨意”等形容詞搭配,如“穿着考究的紳士”。其近義詞“穿戴”更側重動作性,而“着裝”多用于正式語境。

别人正在浏覽...

哀豔百方班固筆迹不礙步光不雙不謟殘缺常滿燈馳書戳刺感從天而下倒惑大印鼎足戒垛口訛綳梵氏藩宣分钗破鏡鳳衣附耳射聲苟媮關畿詭秘酤家含和鴻漸之翼哄騰惶惕家戶節假鈞令君卿喉舌軍儀量體裁衣俪陳例假六言詩氓征磨刷鳥集鱗萃齧噬泥中之對起馬事化時謀試期失聲痛哭霜缣曙晖聳揖俗句枉費心力吳大伯污濫閑不容縷相沿成俗顯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