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説餅的意思、説餅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説餅的解釋

南朝 梁 吳均 《餅說》:“公曰:‘今日之食,何者最先?’ 季 曰:‘仲秋禦景,離蟬欲靜,燮燮曉風,凄凄夜冷,臣當此景,唯能説餅。’”後以“説餅”為談論吃喝或能吃喝之典。 清 黃景仁 《張鶴柴招集賦得寒夜四聲》之一:“負擔爾何物,凄聲絶可憐。正逢説餅客,坐憶賣餳天。” 清 周亮工 《與陳原舒書》:“某雖老,今年始五十有三,尚能説餅挽黃間,似未必即死。”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說餅”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種解釋,需結合文獻來源區分:

一、古籍典故中的本義 源自南朝梁·吳均《餅說》,記載君臣對話時以“說餅”代指談論美食。後引申為:

  1. 談論吃喝的雅稱:如清代黃景仁詩句“正逢說餅客”,指文人雅士品評飲食。
  2. 借指能享受美食的能力:如周亮工書信中“尚能說餅”表達對生活的豁達态度。

二、現代方言中的引申義 北方方言中發展為成語,含義轉為:

補充說明 “餅”在古漢語中泛指面食(),現代多指圓形薄面食(如月餅、燒餅)。兩種含義的演變體現了語言隨時代和地域的變化。

網絡擴展解釋二

説餅的意思

説餅(shuō bǐng)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言辭虛僞,不切實際的說辭”。通常用于形容某人說話誇大其詞,言過其實,不真實或不可信的行為。

拆分部首和筆畫

説餅由8個筆畫組成,它的部首是言(yán)。

來源

説餅一詞最早見于《紅樓夢》,是中國古代小說《紅樓夢》中的一個成語,後來逐漸被引申為一個詞語來形容虛假的說辭。

繁體

在繁體字裡,説餅的寫法為「說餅」。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説餅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它的古代字形為「說餠」。

例句

他總是說一些説餅的話,不讓人相信。

他的承諾聽起來就像是一塊説餅,沒有實際的價值。

組詞

- 説餅臉:形容人說話虛僞、欺騙的樣子。

- 説餅話:指誇大事實、不切實際的言辭。

近義詞

誇張、言過其實、虛假、浮誇

反義詞

真實、實際、可信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