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官家的意思、官家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官家的解釋

(1) [emperor]∶天子

(2) [the government]∶指朝廷、官府

(桓溫)于北方得一巧作老婢,乃 劉越石( 琨)妓女。一見 溫入,潛然而泣, 溫問其故,答曰:“官家甚似 劉司空。”——《太平禦覽·裴氏語林》

(3) (按:“潛”是否為“潸”之誤)

(4) [official]∶尊稱作官的人

自此光陰為己有,從前日月屬官家。——唐· 白居易《喜星郡》

詳細解釋

(1).舊時對皇帝的稱呼。《晉書·石季龍載記上》:“官家難稱,吾欲行 冒頓 之事,卿從我乎?”《資治通鑒·晉成帝鹹康三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雲:“稱天子為官家,始見於此。 西漢 謂天子為縣官, 東漢 謂天子為國家,故兼而稱之。或曰:五帝官天下,三王家天下,故兼稱之。” 前蜀 花蕊夫人 《宮詞》之一○七:“明朝臘日官家出,隨駕先須點内人。”《水浒傳》第三五回:“你這鳥男女,好不識人,欺負老爺獨自一個,要換座頭。便是 趙官家 ,老爺也彆鳥不換。” 清 感星 《斷頭台·馀情》:“咳!我那慘死的官家呵!熱騰騰血填腔,應湔脫沉寃孽帳。”

(2).公家;官府。《三國志·魏志·張既傳》“斬首獲生以萬數”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魏 魚豢 《魏略》:“牢獄之中,非養親之處,且又官家亦不能久為人養老也。” 唐 白居易 《秋居書懷》詩:“丈室可容身,鬥儲可充腹。況無治道術,坐受官家祿。” 宋 王安石 《河北民》詩:“家家養子學耕織,輸與官家事夷狄。”《老殘遊記》第五回:“那有什麼法子呢!民家被官家害了,除卻忍受,更有什麼法子?” 周立波 《暴風驟雨》第一部三:“從古以來,都是人隨王法草隨風,官家說了算。”

(3).舊時對官吏、尊貴者及有權勢者的尊稱。《太平禦覽》卷三九六引 晉 裴啟 《語林》:“﹝ 桓溫 ﹞於北方得一巧作老婢,乃是 劉越石 妓女。一見 溫 入,潸然而泣。 溫 問其故,答曰:‘官家甚似 劉司空 。’” 熊正國 《高爐邊的彜家》:“原來娃子們在官家時,各自沒有家,總是一群人睡一個草窩。” 孟左恭 《草原的兒子》:“媽媽叫道:‘大官家,我犯了什麼罪?’”

(4).舊時 吳 地婦女對公婆的稱呼。參閱 宋 王楙 《野客叢書·稱翁姑為官家》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官家”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古代漢語詞彙,其釋義可分為以下三個層次:

  1. 對皇帝的尊稱
    源于魏晉南北朝時期,如《晉書·石季龍載記》記載石虎以“官家”指代皇帝。至宋代尤為盛行,北宋臣子解釋為“三皇官天下,五帝家天下”,強調皇帝應效仿三皇五帝的至公無私()。《大宋宣和遺事》等文獻中“趙官家”即指宋朝皇帝,此稱謂既區别于“天子”的神權色彩,又隱含對皇權理性化的期待()。

  2. 指代朝廷、官府或公家
    廣義上泛指官方機構或公共事務,例如“官家的桌子”即公物()。此用法常見于民間語境,與“私”相對,如白居易詩句“官家利薄私家厚”即體現此意()。

  3. 對官吏或尊貴者的敬稱
    作為社交用語,用于尊稱官員個體。例如《太平禦覽》引《裴氏語林》中“官家甚似劉司空”,即以“官家”表達對官員的敬意()。

曆史演變:漢代多稱皇帝為“縣官”“國家”,魏晉後逐漸被“官家”取代。宋代皇帝以此自稱,既标榜賢德,又反映皇權觀念從神性向世俗化的轉變()。

網絡擴展解釋二

官家

官家,是一個常用的漢字詞語,具有多種不同的意思和用法。

拆分部首和筆畫

官家的部首是宀(寶蓋頭),由于它具有兩個組成部分,因此它的筆畫是8畫。

來源

官家這個詞的來源很早,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的封建社會。官家指的是官員所居住的家庭,也可以指代官僚機構。

繁體

官家的繁體字為「官家」。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官家的漢字寫法可能存在一些變化。然而,它大緻與現在的寫法相似,仍然基于宀作為部首,它的前後部分可能有一些微小的變化。

例句

1. 他出生在一個官家,享受了許多特權。

2. 官家的規定非常嚴格,一旦違反就會受到嚴厲的處罰。

3. 這個國家的官家在推動經濟發展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

組詞

官家可以組成一些相關的詞語,例如:

1. 官家廚房

2. 官家宅院

近義詞

官家的近義詞包括:

1. 官府

2. 官宅

3. 官官相護

反義詞

官家的反義詞包括:

1. 百姓家

2. 平民家

3. 民間

總結來說,官家是一個常用的詞語,代表了官員所居住的家庭或官僚機構。它對應的繁體字為「官家」,部首是宀,筆畫數為8畫。古時候的漢字寫法可能有些變化,但基本上與現代的寫法相似。它可以通過組合其他詞語來擴展其意義,同時具有一些近義詞和反義詞。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