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披寫的意思、披寫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披寫的解釋

傾吐,抒發。 晉 桓玄 《緻會稽王道子箋》:“忝任在遠,是以披寫事實。” 唐 杜甫 《奉送魏六丈佑少府之交廣》詩:“心事披寫間,氣酣達所為。” 宋 王安石 《和微之登高齋》:“因留佳客坐披寫,醽醁笑語傾如簁。” 明 唐順之 《與洪方洲郎中書》:“江湖衷曲亦無可披寫處,又恨不得對兄一披寫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披寫”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傾吐、抒發情感或事實,常見于古代詩文語境中。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二、用法與出處

  1. 文學表達
    古代文人常用“披寫”描述情感或思想的流露。如:

    • 唐代杜甫《奉送魏六丈佑少府之交廣》:“心事披寫間,氣酣達所為。”()
    • 宋代王安石《和微之登高齋》:“因留佳客坐披寫,醽醁笑語傾如簁。”()
  2. 書信與交流
    該詞也用于形容書信往來中的坦誠溝通。例如明代唐順之在信中感慨“江湖衷曲亦無可披寫處”,表達無處傾訴的苦悶()。

三、單字“披”的關聯含義

“披”本義為“覆蓋、展開”,如“披星戴月”“披襟”,後引申為“表露”(如“披露”)。在“披寫”中,“披”強調将内心情感或事實展開、呈現的意象()。

四、現代使用建議

“披寫”屬文言詞彙,現代口語中較少使用,但可用于文學創作或學術讨論中,增添古典意蘊。

網絡擴展解釋二

披寫的意思

披寫是一個常用的動詞詞組,指用文字、筆觸等表達或記錄事物的特點、情感或意義。

拆分部首和筆畫

披寫的字組成部分可拆分為:“手”和“此”。其中,“手”是左部手寫的偏旁部首,表示與手有關的意義;“此”是右部此字的偏旁部首,表示示意的意義。披寫共有8畫。

來源

披寫是由“披”和“寫”兩個字組成的詞組。其中,“披”表示展開、敞開的意思;“寫”表示用筆墨記錄、書寫的意思。組合在一起,披寫形容用文字記錄、描述事物。

繁體

繁體字《披寫》與簡體字“披寫”拼寫相同,意思也相同,隻是書寫形式略有變化。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披寫的寫法可能會有細微的變化。然而,總體而言,古時候的漢字披寫與現代漢字寫法相似,仍然包括“手”和“此”兩個部分。

例句

1. 他披寫了一篇動人的故事,讓人們流連忘返。

2. 記者迅速披寫了她的感受,把那一刻的場景流傳開來。

組詞

1. 披露: 揭示、公開某個信息或秘密。

2. 披肩: 一種披在肩上的外衣,通常用于保暖或裝飾。

3. 披頭散發: 形容頭發淩亂、蓬亂的樣子。

4. 抄寫: 按照原文把内容抄寫下來。

近義詞

1. 記述: 記錄、叙述事物的細節和情況。

2. 記載: 記錄、記述事物的相關信息。

3. 記下: 把所見或所聽的内容寫下來。

反義詞

1. 空白: 沒有文字或内容的狀态。

2. 捲舌: 形容沒有寫出來,懶于記錄。

3. 掩蓋: 隱藏或覆蓋事物的真相或細節。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