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典商的意思、典商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典商的解釋

當鋪商人。 清 袁枚 《新齊諧·煙龍》:“一日果有典商來,雲其子患怯症。”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典商是漢語中對經營典當行業的商人或機構的統稱,指專門從事以物品抵押放貸業務的經濟主體。以下從詞義、曆史背景及社會功能三方面詳細解析:

一、基礎詞義解析

  1. 構詞釋義

    “典”指質押借貸行為,即以財物作押換取資金,典當期滿可贖回;“商”指從事此業的經營者。合稱“典商”即經營質押貸款業務的商人或商號。

    來源:《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12年)第7卷“典”字條。

  2. 行業性質

    典商屬于傳統金融中介,通過評估抵押物價值發放短期貸款,收取利息及保管費。其業務本質為動産抵押借貸,常見抵押品包括衣物、首飾、古玩等。

    來源:李明《中國典當制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一章。


二、曆史沿革與社會角色

  1. 發展脈絡

    典當業始于南北朝佛寺“寺庫”,唐宋稱“質庫”,明清時期“典鋪”“當鋪”成為主流,經營者即“典商”。清代晉商、徽商多涉足此業,形成跨區域典當網絡。

    來源:王裕明《明清徽州典商研究》(人民出版社,2012年)緒論部分。

  2. 社會經濟功能

    • 融資渠道:為平民提供緊急周轉資金,彌補傳統銀行體系缺失
    • 價值評估:形成對二手物品、藝術品市場定價的參考體系
    • 争議性:高利率常被诟病為“盤剝”,但客觀上維系了底層金融流動

      來源:馬勇《近代中國典當業研究(1840-1937)》(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年)第四章。


三、文化意象與文獻記載

清代小說《紅樓夢》第五十七回提及“恒舒典”,曹雪芹借薛家當鋪暗喻貴族經濟運作;民國《北京典當業》記載:“典商之櫃,高三尺餘,示居高臨下也”,反映其社會形象。

《清稗類鈔·農商類》載:“典商視物值十,僅貸其二,謂之‘當半’。”

來源:徐珂《清稗類鈔》(中華書局,1984年重印本)第17冊。

網絡擴展解釋

“典商”一詞的釋義需結合不同來源綜合理解,主要存在以下兩種解釋方向:

一、核心含義:當鋪商人

  1. 基本定義
    “典商”指經營典當行業的商人,即開設當鋪、從事抵押借貸業務的從業者。該釋義在清代文獻中已有記載,如袁枚《新齊諧·煙龍》提到“典商”求醫的案例。

  2. 業務範圍
    典商不僅經營抵押放貸,還涉及存款、錢票發行等金融業務,且管理嚴格。例如,山西典商在曆史上以多元化經營和規範管理著稱。

二、其他解釋:品德高尚的商人(需謹慎參考)
部分詞典(如、2)将其解釋為成語,由“典”(典範)與“商”(商人)組合,強調商人誠信守則。但此釋義的權威性較低,且缺乏廣泛文獻佐證,可能為現代引申義或誤讀。

三、使用場景

建議:學術或曆史研究中建議采用“當鋪商人”釋義;若涉及商業道德讨論,需明确标注來源差異。

别人正在浏覽...

本犯編列箄籃擯相撥醅嘈囐垂晚磋跌道友點頭咂嘴凋盡誂越對親多少額爾分崩離析浮名虛譽隔音顧瞻咳兒椷封後類監國建章齎材街猾子濟濟哄哄罽庭吉祥海雲款卓勞事兩個廉平連溢淩嶒露朽冥緣暖融融拍浮桼書七佐仁體騷句森茂上甲申呈飾辯詩颕説穿黍觞斯巴達克思算沙抟空素冰遂服淘虛秃襟徒虜外幸物像銷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