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毖慎的意思、毖慎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毖慎的解釋

謹慎。 明 沉德符 《野獲編·評論·呂焦二書》:“君子處末世,即著書立言,亦當毖慎,況其他乎?” 明 劉若愚 《酌中志·遼左棄地》:“夷夏之防,比前毖慎。”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毖慎”的詳細釋義(漢語詞典角度)

一、核心釋義

“毖慎”是由“毖”與“慎”構成的複合詞,意為“謹慎、小心,尤指對言行或事務的周密戒備”。

二、古典文獻例證

  1. 《尚書·周書》:

    “無毖于恤”

    此處“毖”即指“謹慎憂患”,體現對國事的戒懼。

  2. 《詩經·大雅》:

    “予其懲而毖後患”

    “毖”意為“謹慎防備”,強調從過往教訓中審慎規避風險。

三、語義特征與用法

四、權威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

    收錄“毖”字釋義為“謹慎;戒慎”,引《尚書》《詩經》用例佐證。

  2. 《古代漢語詞典》(中華書局):

    明确“毖慎”為同義複合詞,釋義“小心謹慎”,強調其文言色彩。

  3. 《說文解字注》(清·段玉裁):

    解析“毖”從“比”得聲,兼表“比較權衡以達審慎”之意。

結語

“毖慎”凝結了漢語中對理性自持與風險防範的深層認知,其古典用例與現代存續,均彰顯中華文化對“慎終如始”精神的推崇。

網絡擴展解釋

“毖慎”是一個漢語合成詞,由“毖”和“慎”組成,兩者均有“謹慎”之義,組合後詞義更加強調慎重、小心。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字義拆解

    • 毖(bì):
      本義為“謹慎”,《說文解字》記載“毖,慎也”()。例如《詩經·周頌·小毖》中“予其懲而毖後患”,意為“我要吸取教訓,謹防後患”。此外,“毖”還可引申為“操勞”或通假為“泌”,指泉水流動()。
    • 慎(shèn):
      表示小心、慎重,常見于“謹慎”“慎獨”等詞。
  2. 合成詞“毖慎”
    二者同義複用,強化謹慎、缜密的含義。例如古文中“毖重”“毖慎”均表示需格外警惕或周密考量()。

  3. 現代用法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多出現于書面語或文學作品中,需結合語境理解。例如:“處事毖慎”即強調行事需深思熟慮,避免疏漏。

提示:若需查詢更多古籍用例,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說文解字注》等權威辭書。

别人正在浏覽...

白手起家榜子襃遷比各筆工不類蠶繭紙炒鍋稱壽陳列室闖突楚墟釣名欺世厎厲斷七訪員馮心該覽高層建築嘎渣兒公務員閨英闱秀跪坐家夥點繭觀奸滑狡僞擊杖絕望誇嫮饋答楞倔倔蜊黃鸾蓋麻杖面白冥真谟士暖陽陽破鑒秋荼密網啟釁齊心同力确商去職弱寡三釁膳飲是以首官豎宦睡功台北市太一宮汪翔玩治我慢詳到鄉董寫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