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清粹的意思、清粹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清粹的解釋

(1).清高純正。《三國志·魏志·袁渙傳》:“ 渙 子 侃 ,亦清粹閒素,有父風,歷位郡守尚書。”《世說新語·言語》“ 司馬景王 東征” 劉孝标 注引 晉 王沉 《魏書》:“ 司馬師 ,字 子元 ,相國 宣文侯 長子也,以道德清粹重于朝廷。”舊題 宋 尤袤 《全唐詩話·韓定辭》:“忠孝全者,用金管書之;德行清粹者,用銀筆書之。”

(2).猶清秀。《資治通鑒·唐玄宗天寶元年》:“﹝ 盧絢 ﹞風标清粹,上目送之,深嘆其藴籍。” 明 沉德符 《野獲編·釋道·僧家考課》:“ 靈谷寺 住持,年甫弱冠,姿貌清粹。”《明詩紀事丁籤·黃鞏》《莆陽文獻》:“﹝ 黃鞏 ﹞沉敏好學,詩文清粹和婉。”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清粹”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兩層核心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1. 清高純正
    指人或事物的品格、道德等純淨無瑕,不摻雜雜質。例如《三國志·魏志·袁渙傳》記載:“渙子侃,亦清粹閒素,有父風”,形容袁侃繼承了父親袁渙清正高潔的品格。在《世說新語》中,司馬師也因“道德清粹”被朝廷器重。

  2. 清秀雅緻
    多用于形容人的外貌或藝術作品的風格清新脫俗。如《資治通鑒》描述唐代官員盧絢“風标清粹”,《明詩紀事》評價黃鞏的詩文“清粹和婉”。

二、用法與場景

補充說明

“粹”字本義為“純一不雜”,如“純粹”“精粹”,因此“清粹”融合了“清”的純淨與“粹”的精純,強調内外兼修的完美狀态。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案例,可參考《三國志》《資治通鑒》等典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清粹

清粹,意為純淨明澈、純粹典雅。該詞的拆分部首是“氵”和“米”,部首“氵”意為水,部首“米”表示糧食。該詞共有8畫,是一個比較複雜的漢字。

《清粹》的來源較為複雜,其中一個來源是《詩經·王風·七月》中的句子“固乃今之人兮,清恥而自持。”該句中的“清恥”一詞被發展為“清粹”,表示追求純淨和自持的精神。

在繁體字中,《清粹》的寫法與簡體字基本一緻,隻是筆畫稍有不同。

古時候,《清粹》的寫法也有所不同。在《康熙字典》中,它的寫法為“澄秪”,表示純淨明澈的樣子。隨着時代的演變,它的寫法逐漸演變為現行的樣子。

例句:

  1. 她的音樂作品始終保持着清粹的品味。
  2. 這個書法作品的風格非常清粹,給人以清新脫俗的感覺。

組詞:清新、粹取、澄清。

近義詞:純淨、純粹、明澈。

反義詞:混濁、雜亂、渾濁。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