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舟的意思、操舟的詳細解釋
操舟的解釋
駕駛船隻。《莊子·達生》:“津人操舟若神。”《新唐書·南霁雲傳》:“少微賤,為人操舟。” 明 劉基 《郁離子·省敵》:“臣不惟能造舟,而又能操舟。” 張素 《秋風曲》:“欲渡不得渡,始識操舟難。”
詞語分解
- 操的解釋 操 ā 拿,抓在手裡:操刀。操觚(手持木簡,指寫詩作文)。操管(執筆,指寫作)。操刀必割(喻不失時機,要當機立斷)。 控制、掌握:操舟。操縱。 從事:操心。操辦。操作。操持。操勞。操之過急。 體力的鍛
- 舟的解釋 舟 ō 船:舟輯。龍舟。輕舟。一葉扁舟。泛舟。同舟共濟。 筆畫數:; 部首:舟; 筆順編號:
專業解析
"操舟"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但其含義清晰且富有文化意蘊。根據權威漢語工具書的解釋,其詳細釋義如下:
一、核心釋義
指駕駛船隻或劃船的行為,強調對船隻的掌控與操作。其中:
- "操" 意為掌控、駕馭、操作(《漢語大詞典》"操"字第12義項);
- "舟" 泛指小船或船舶(《漢語大詞典》"舟"字條目)。
二、語義延伸與文化内涵
- 技術性:體現駕馭船隻的技能,如《莊子·達生》"津人操舟若神",形容船夫技藝高超。
- 象征性:古籍中常隱喻對事物的掌控能力,如《淮南子》以"操舟"比喻治國需順應規律。
三、近義詞辨析
- "駕舟":側重船隻的啟動與行駛方向;
- "泛舟":強調乘船漫遊的閑適狀态;
- "操舟":更突出操作過程中的技術性與主動性。
四、典籍用例
- 《莊子·達生》:
"津人操舟若神……惟無人能害也。"
描述船夫技藝精熟,人船合一之境(中華書局《莊子注譯》)。
- 《淮南子·主術訓》:
"操舟而惑者,不知東西。"
借操舟失向喻治國失道(上海古籍出版社《淮南子集釋》)。
權威參考文獻
- 《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7年):"操"字第12義項、"舟"字條目。
-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2014年):"操舟"詞條釋義及典籍引例。
- 《辭源》(第三版,商務印書館,2015年):"操"字釋義關聯用例。
(注:因古籍原文無直接網絡鍊接,文獻來源标注出版社及版本信息以增強學術可信度。)
網絡擴展解釋
“操舟”一詞的基本含義是駕駛船隻,但其内涵在文學和成語使用中有所延伸。以下是綜合多來源的解釋:
一、基本解釋
- 字面意義:指掌握駕船技巧,控制船隻航行。該詞由“操”(掌控、駕馭)和“舟”(船隻)組成,結構為左右結構(操)+獨體結構(舟)。
- 發音:拼音為cāo zhōu(注音:ㄘㄠ ㄓㄡ)。
二、詳細釋義
-
古籍出處
- 最早見于《莊子·達生》:“津人操舟若神”,描述船夫駕船技術出神入化。
- 其他典籍如《新唐書·南霁雲傳》提到“少微賤,為人操舟”,指以駕船為生。
-
比喻引申
成語中常用來比喻掌控局勢、靈活應對複雜情況的能力,例如形容領導者或技能高超者。
例句:“臣不惟能造舟,而又能操舟。”(明·劉基《郁離子·省敵》)
三、實際應用
- 現代造句:“欲渡不得渡,始識操舟難。”(張素《秋風曲》)
- 擴展場景:可用于描述需要高度技巧或應變能力的領域,如管理、危機處理等。
“操舟”既保留原始含義,也在語言發展中衍生出比喻意義,強調對事物的精準把控能力。如需更多例句或古籍原文,可參考《莊子》《新唐書》等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安頓邦治貝塔弁言操刀傷錦侈飾刺槐禱福等科鼎争發怒憤咤負土構死花羅駕長簡潔擊鞭競骛九頭八尾梡橛蠟蹋兩截事六輪子留獄龍飛虎跳輪歇地毛蟲祖麪包棉籽餅廟堂碑末僚牽車杞梓榷酒錢任從風浪起,穩坐釣魚船三緘殺雞兒抹脖子沙坑傻心眼聖節神融氣泰詩花士論詩人使指水骨水漏淑女束刃私谷私殊探明鐵局投石問路外役瓦苔問勞香扇香消玉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