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古代官署名。掌材木鐵炭皮貨等物的供應。《元史·百官志六》:“怯憐口諸色人匠提舉司,秩從五品。領 大都 、 上都 二鐵局并怯憐﹝口﹞人匠,以材木鐵炭皮貨諸色,備斡耳朵各枝房帳之需。” 明 姚士粦 《見隻編》卷上:“為倒死馬皮,先年止交原皮,鐵局公用,近年每張追銀一錢八。”
(2).鐵制的锔子。 宋 周密 《癸辛雜識續集上·碑蓋》:“蓋底兩間,用鐵局局之。”
“鐵局”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需結合曆史語境和現代用法:
古代官署名
指元明時期設立的官方機構,主要負責管理木材、鐵炭、皮貨等物資的供應,以滿足宮廷或官府需求。例如《元史·百官志》記載其隸屬“怯憐口諸色人匠提舉司”,職責包括籌備皇室房帳所需物資。
鐵制工具
指鐵制的锔子(一種修補器物的工具)。宋代周密《癸辛雜識》中提到用鐵局固定碑蓋,印證其作為金屬工具的用途。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元史》或宋代筆記原文。
《鐵局》是一個詞彙,它指的是由中國鐵路總公司管理并負責組織鐵路運輸的機構。
《鐵局》的拆分部首是金字旁(钅),它的筆畫數是13畫。
《鐵局》一詞來源于中國對鐵路運輸的管理機構的簡稱。
繁體字中,鐵局的寫法為「鐵局」。
古時的鐵局并非使用「鐵局」這一詞彙,而是以「鐵路局」或「鐵路總局」來表示。
1. 他在鐵局工作已經有十年了。
2. 這個職位是鐵局的高級管理人員。
1. 鐵路局
2. 鐵路運輸局
3. 鐵路公司
鐵路總公司
客運站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