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末僚的意思、末僚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末僚的解釋

低級僚屬。常用作謙詞。 南朝 梁 鮑至 《奉和往虎窟山寺》:“復茲承乏者,頒名厠末僚。” 北齊 朱瑒 《與徐陵請王琳首書》:“ 瑒 早簉末僚,預參下席。降 薛公 之吐握,荷 魏公 之知遇。”《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七二回:“老兄之強項風骨,着實可敬!現在官場中哪裡還有第二個人!祇可惜屈於末僚。”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末僚”是漢語中較為罕見的複合詞,其含義可從詞素構成及曆史語用角度解析:

  1. 基本釋義

    “末”指末端、末位,表等級低微;“僚”指官吏、同職官員。《漢語大詞典》将其定義為“職位低微的官吏”,如清代文獻中“臣本末僚,蒙恩拔擢”即強調自謙身份低微。

  2. 詞源特征

    該詞屬古代官場語境,多用于自謙或第三人稱描述,含等級制度色彩。構詞方式符合漢語“修飾語+中心語”的偏正結構,與“末吏”“末職”等詞構成同義類聚。

  3. 語用示例

    宋代《職官分紀》載:“州縣末僚,亦須恪守其責”,此處突顯基層官員身份。明代奏疏中常見“臣以末僚冒昧上言”等自謙用法。

  4. 同義詞辨析

    與“末吏”“下僚”近義,但“末僚”更強調官僚體系中的相對位置,而“下僚”可泛稱下屬,語義範圍更廣(參考《古漢語常用字字典》釋義)。

  5. 文獻參考

    詞義解析綜合引自《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1993年)及《古代職官稱謂彙釋》(中華書局,2005年)等權威辭書,相關例句源于《四庫全書》收錄的明清奏議類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

“末僚”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主要用于謙稱自己的職位卑微或身份低微。以下從多個角度詳細解析其含義及用法:

一、基本詞義

“末僚”指低級官員或下屬官吏,常作為自謙之詞使用。該詞由“末”(末尾、次要)和“僚”(官吏)組合而成,字面含義為“地位最低的官吏”。

二、字詞分解

三、曆史出處與用法

  1. 南北朝時期:南朝梁詩人鮑至在《奉和往虎窟山寺》中寫道“頒名厠末僚”,以“末僚”自謙身份低微。
  2. 北齊時期:朱瑒在《與徐陵請王琳首書》中自稱“早簉末僚”,表示自己早年僅是低級官吏。
  3. 近代文學:如《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提到“屈於末僚”,形容官員因職位低微而不得志。

四、語境特點

五、相關延伸

在古漢語中,類似表達還有“微臣”“下官”等,均屬于自謙類稱謂。需注意,“末僚”更強調官職層級而非個人品德。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中的用法,可參考上述來源的原始文本。

别人正在浏覽...

阿上百煉鉛柏子禅包廂不吃煙火食充羨淡沲燈傘點蒼東倭鵝鹳風環雨鬢風生鳳轺風箒附律撫谕宮妾涵今茹古號踴黑蒙蒙紅稻畫界緩兵之計黃嫩慧目賤處階合桀桀姬姜積理進良舉踵矻矻臨按買賣忙不擇價明石腦瓢霹靂斧萍蹤浪迹凄寥赇官奇遇剡客善志舍己為公審飾使客適民水落石出送鈎隨方韬映騰輝透平機窩窩膩膩膴然脅窩洗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