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淑女的意思、淑女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淑女的解釋

(1).賢良美好的女子。《詩·周南·關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毛 傳:“淑,善;逑,匹也。言後妃有關雎之德,是幽閒貞專之善女,宜為君子之好匹。”《漢書·杜欽傳》:“将軍輔政,宜因始初之隆,建九女之制,詳擇有行義之家,求淑女之質,毋必有色聲音技能,為萬世大6*法。” 顔師古 注:“惟求淑質,無論美色及音聲伎能,如此,則可為萬代法也。” 唐 皇甫枚 《三水小牍·步飛煙》:“若能如執盈,如臨深,則皆為端士淑女矣。” 明 無名氏 《贈書記·家門始末》:“年少書生,工容淑女,雙雙奇事堪誇。” 清 李漁 《慎鸾交·卻媒》:“如今有個内相人家,養着兩位淑女,都有傾城之色。”

(2).泛指女人。多含嘲諷義。 魯迅 《南腔北調集·“論語一年”》:“他們的看客,不消說,是紳士淑女們居多。紳士淑女們是頂愛面子的人種。” 巴金 《<沉落集>序》:“他那遺言如今堂皇地刻在紀念碑的石座上面,甚至那些到金圓國家去觀光的紳士和淑女們也可以看見。”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淑女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淑女在漢語詞典中的釋義可分為古代與現代兩層含義,綜合權威詞典解釋如下:


一、現代漢語釋義

淑女指品德賢良、舉止端莊、氣質優雅的女性。

出處: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定義為:“溫和善良、舉止文雅的女子。”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釋為:“賢良美好的女子,特指溫和有禮的女性。”


二、古代漢語溯源

  1. 本義:

    “淑”原指水質清澈(《說文解字》:“淑,清湛也”),引申為品德純淨。

    “淑女”最早見于《詩經·周南·關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指娴靜美好、德行高尚的女子。

    來源:《說文解字注》(段玉裁,中華書局)、《詩經原始》(方玉潤,中華書局)。

  2. 倫理内涵:

    古代強調“淑女”需符合禮教規範,如《女誡》(班昭)提出“清閑貞靜,守節整齊”的品行标準。

    來源:《中國古代婦女生活史》(商務印書館)。


三、文化延伸意義


權威參考來源

  1.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
  2.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11.
  3. 《說文解字注》,段玉裁,中華書局,2013.
  4. 《詩經原始》,方玉潤,中華書局,1986.
  5. 《中國古代婦女生活史》,商務印書館,2015.

網絡擴展解釋

“淑女”一詞的詳細解釋如下:


詞源與基本含義

“淑女”最早見于《詩經·周南·關雎》中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原指賢良美好、品德高尚的女子。其核心内涵包括:

  1. 品德高尚:善良、謙遜、有責任心;
  2. 舉止端莊:溫文爾雅、談吐得體、儀态大方;
  3. 内外兼修:既有傳統美德,又兼具現代修養。

曆史演變

  1. 古代内涵:淑女是封建社會中女性典範,強調“三從四德”與家族教養,如《漢書》提到“求淑女之質,毋必有色聲音技能”。
  2. 現代擴展:現代淑女更注重獨立人格與内外平衡,例如兼具知性、自信和優雅氣質,同時保留傳統美德。

核心特質

根據多個來源的歸納,淑女需具備以下特點:


使用場景與注意事項

  1. 褒義用法:多用于贊美女性美德,如“窈窕淑女”形容優雅知性的女性;
  2. 中性或戲谑義:部分語境下可能帶有調侃,如魯迅筆下“紳士淑女”暗含對特定群體的諷刺。

“淑女”既是一個曆史概念,也隨時代演變被賦予新内涵。其核心始終圍繞女性的品德修養與行為規範,但不同語境下需注意情感色彩的差異。如需進一步了解古代文獻中的定義,可參考《詩經》或漢代典籍相關内容。

别人正在浏覽...

邦儀闆録鄙疆撥麷駁駿钗澤車轱辘話尺兵癡倒蚩惡弛馭炊沙作糜賜命寸山大忠祠等情底土低雲都郵笃尚度世發乘非怨氛慝負慝符圖軋空頭閨奁果茹黑話轟轟烈烈醬蒙交混教務長噱談欄櫃領夾隆深謬陋南極老人坯璞千秋歲洽商青采辱身敗名神旗十年生聚,十年教訓視聽試雨淑化蔬蓏肆奢私謝田部吏甜言媚語望月韋沓穩穩紮紮香波郗鑒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