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ascertain]∶打聽清楚;探察明白
探明位置
(2) [verify]∶經過勘探搞清楚
(1).打聽或研究明白。 魯迅 《書信集·緻台靜農》:“有寄 許先生 一函,因不知其住址,乞兄探明,封好轉寄。” 範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三編第四章第二節:“探明各種文化的親戚關系是必要的。”
(2).勘探清楚。《人民日報》1964.3.19:“全世界共探明的原油儲量從一百三十億噸增加到三百九十六億噸。”
“探明”在現代漢語中具有多重含義,其核心語義圍繞“探究真相”與“确認結果”展開。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的釋義,該詞可分解為以下三個層次:
動詞性釋義
指通過實地考察或深入研究獲取真相。例如:“地質學家在青藏高原探明了新的礦脈分布”(來源:商務印書館《現代漢語詞典》電子版)。該用法常見于科研、勘探領域,強調主動探索的過程,與“探查”“勘探”構成近義關系。
結論性釋義
表示經過驗證後得出的确定性結論。如《人民日報》在2023年能源報告中提到:“我國已探明頁岩氣儲量居世界首位”(來源:漢典網)。此語境下可與“查明”“确認”互換,但更側重結果的确鑿性。
詞源演變
“探”字甲骨文象形為伸手入穴探查,引申為尋求真相;“明”指清晰可見的狀态(來源:國學大師《字源》解析)。二字組合後形成“通過探查使事物明晰”的複合語義結構,清代文獻已見“探明虛實”的軍事用例(來源:漢典古籍庫)。
該詞在專業領域具有特殊用法,如石油地質學中專指“經鑽探證實具備開采價值的儲量”(GB/T 19492-2020油氣資源儲量分類标準)。近義詞“勘明”側重技術勘測,“查實”則多用于司法領域,反義詞“存疑”“未明”構成語義對立。
“探明”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綜合解析:
核心定義
指通過探索、調查或勘探,弄清楚事物的真相、位置或内在情況。
詞源構成
行為分類
應用領域
在法語中,“探明”對應“chercher à éclaircir”,強調澄清或充分了解信息的過程。若需進一步查詢完整例句或專業用法,可參考相關詞典來源。
嗷嗷待哺白骨露野抱磿鼻韻母不愉猜妬充饩春陔彈棊悼心大質典獄蝶夢帝號隊徽帉帨府考負屈更害卦姑拐仙鬼目粽赫戲回轼慧眼識英雄護助鲸猾鏡沼僦椽九隅罽衣積攢課吏泠洌買賤賣貴門匠墓阙内宮陪禮前擺切詣蚙窮鼩鼠肉包子打狗柔媚上才疏惰酸子宿定塔台腯肥外大父完粹王安石惡直丑正銜煙鮮豔奪目筅箒效地小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