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仕隱的意思、仕隱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仕隱的解釋

(1).出仕和退隱。 清 錢大昕 《盧氏群書拾補序》:“自念四十年來,仕隱蹤迹,輒步先生後塵;而嗜古顓僻之性,謬為先生所許。” 清 方文 《夢崔正誼李溉林二明府見訪》詩:“何緣遇 崔 、 李 ,一見遂傾倒。仕隱雖殊途,握手傷懷抱。”

(2).舊謂居官而不親公務。商務本《說郛》卷三引 宋 馬永易 《實賓錄》:“ 唐 楊初 為 江西 王仲舒 從事,終日長吟,不親公牘,府公緻言,拂衣而去,乃采山飲泉。朝客聞之,以為仕隱。” 清 褚人穫 《堅瓠廣集·隱說》:“ 唐 唐暢 為 西川 從事,不親公務,人稱仕隱。”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仕隱”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兩層核心含義,其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1. 出仕與退隱的結合
    指官員在任職(“仕”)與歸隱(“隱”)之間的選擇或交替。這一用法體現了古代文人對仕途與個人志趣的權衡。例如清代錢大昕在《盧氏群書拾補序》中提到“仕隱蹤迹”,即描述官員在不同階段的仕途與隱退經曆。

  2. 居官不親公務
    指雖擔任官職但不處理實際公務,類似“挂名”狀态。例如唐代楊初任江西王仲舒的從事時,整日吟詩作賦而不理公事,被稱為“仕隱”。

二、擴展含義與文化内涵

三、使用示例

提示:如需進一步考證原始文獻或更多例句,可查閱《實賓錄》《盧氏群書拾補序》等古籍(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仕隱

仕隱是由兩個字組成的詞彙,分别是“仕”和“隱”。這個詞的意思是指官場上的人隱藏自己的職位,不再出仕。

拆分部首和筆畫

“仕”字的拆分部首是人,它由五筆畫組成;“隱”字的拆分部首是阝(阜),它由七筆畫組成。

來源和繁體

“仕隱”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漢書·霍光傳》中的記載。在古代,曾經有一位名叫霍光的大臣,他在擔任丞相之後,突然辭去官職,回到家鄉隱居。這個事件被稱為“仕隱”,後來這個詞也被用來形容官員隱退回避。

至于繁體字“仕隱”,它是簡體字“仕隱”的繁體形式。在台灣、香港等地,人們經常使用繁體字書寫。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與現在有一些不同。以“仕隱”為例,古時候的寫法是“士隱”。這種寫法更接近字形的本意,因為“仕”的本義是士,而“士”則表示貴族、知識分子。

例句

1. 他曾經是一位政府官員,但最近他做出了仕隱的決定,選擇了退隱山林。

2. 那位老總經商多年,如今也希望能夠仕隱于鄉村,享受甯靜的生活。

組詞

仕宦、仕途、隱居、隱退。

近義詞

退隱、隱士、離職。

反義詞

出仕、任職、就職。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