條具的意思、條具的詳細解釋
條具的解釋
(1).分條開列;分條陳述。舊題 宋 梅堯臣 《碧雲騢》:“於是 遵 等歸,條具日月、姓名及物多少。” 宋 蘇轼 《試館職策題三首》:“願深明所以然之故,而條具所當行之事,悉箸于篇,以備採擇。”《宋史·梁克家傳》:“上欣納,因命條具風俗之弊。”《續資治通鑒·宋高宗紹興四年》:“帝乃命有司條具明堂典禮以聞。”
(2).猶條陳。指公文。 宋 李綱 《乞修邊備添置參謀編修官劄子》:“仍添置編修官二員,共措畫條具,以時推行。”
詞語分解
- 條的解釋 條 (條) á 植物的細長枝:枝條。柳條兒。荊條。 泛稱條形的東西:條子。面條兒。便(刵 )條兒。金條。鐵條。 細長的形狀:條形。條紋。條案。條幾(?)。條凳。條幅(直挂的長條字畫)。苗條。身條。 項
- 具的解釋 具 ù 器物:器具。 備有:具備。具有。别具隻眼(形容具有獨到的眼光和見解)。 備,辦:具呈。具結。具名。具領。敬具菲酌。 古同“俱”,都,完全。 量詞,用于某些器物和棺材、屍體:座鐘一具。一具男屍。
專業解析
“條具”是一個古語詞,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主要出現在古籍或特定語境中。其含義需結合古代文獻來理解,主要有以下兩種解釋:
-
分條陳述;逐條開列
- 含義: 指将事情或意見分門别類,逐條詳細地陳述、列舉或說明。這裡的“條”指分列條目,“具”指詳細陳述或開列。
- 典籍例證:
- 《宋史·李綱傳上》:“綱刺臂血上疏,請立太子以親王監國。其辭哀切,帝為感動。… 乃命綱為親征行營使,以便宜從事。條具所以當行者以聞。” (李綱分條陳述了應當采取的行動上報皇帝)。
- 《續資治通鑒·宋高宗紹興元年》:“诏諸路帥臣條具營田利害以聞。” (皇帝下诏命令各路統帥分條陳述屯田的利弊上報)。
- 現代理解: 相當于現代漢語中的“逐條列出”、“詳細分項說明”。
-
準備;備辦
- 含義: 指準備、置辦所需的物品或條件。這裡的“條”可能通“調”,有調辦、安排之意;“具”指具備、備辦。
- 典籍例證:
- 《資治通鑒·唐僖宗中和元年》:“巢趣潼關,白旗滿野,不見其際。… 克用進逼渭橋,騎在渭北,條具器械,期诘旦合戰。” (李克用的軍隊在渭水北岸準備/置辦器械,約定第二天早晨交戰)。
- 現代理解: 相當于現代漢語中的“準備”、“置辦”、“安排妥當”。
“條具”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圍繞着“分項”和“備辦”展開:
- 當強調分項陳述、詳細列舉時,意為“逐條開列”、“分條說明”。
- 當強調準備物品、安排條件時,意為“準備”、“置辦”。
理解該詞需結合具體古籍上下文。在現代漢語中,更常用“列舉”、“說明”、“準備”、“置辦”等詞來表達相應的意思。
來源說明:
- 引例出自《宋史·李綱傳》,見中華書局點校本或權威古籍數據庫(如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https://ctext.org/zhs)。
- 引例出自《續資治通鑒·宋紀》,見中華書局點校本或權威古籍數據庫。
- 引例出自《資治通鑒·唐紀》,見中華書局點校本或權威古籍數據庫。
網絡擴展解釋
“條具”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
文章結構清晰
指文章或言辭的條理分明、邏輯嚴謹,也可形容人思維敏捷、表達清晰。例如:“這篇論文條具分明,論證嚴密。”()
-
分條陳述或列舉
在古代文獻中,常指分條目詳細陳述内容或列舉事實。例如宋代蘇轼的奏章中曾使用“條具”來分項說明政策建議()。
二、詳細解釋與出處
-
動詞用法:分條開列
例如《宋史·梁克家傳》中記載:“上命條具風俗之弊”,意為皇帝要求逐條列出社會風俗的弊端()。
-
名詞用法:指公文條陳
在宋代公文中,“條具”也可代指分條目撰寫的公文,如李綱《乞修邊備添置參謀編修官劄子》中提到的“措畫條具”()。
三、現代使用建議
- 文學創作:可用來形容邏輯嚴密的寫作風格。
- 學術場景:適用于分條目列舉的論述方式,如報告、論文等。
如需進一步了解“條”字的本義(如植物枝條、長形物等),可參考漢字解析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半身蠶連紙麤猥典身賣命洞天福地斷山風虎雲龍伏生割棄鬼嘴國主寒豆薅刀橫賜衡雍回殘毀輿混合物火術胡騰舞角鯉解佩借宿緊關警夜鐘精制亢熱苛缛口諧辭給陵铄溜刷露桃妹妹鳴嘶秘室目禮鳥吓攀蹑評铨捊取屈埋人黎融懿閏變三谛色膽迷天設利生患蛇食鲸吞適等十字路口私居隨疑襚衣忝污梯子僞論污宮屋下作屋獻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