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說中的人名。 颛顼 之師。 宋 羅泌 《路史·後紀八·高陽氏》:“師於 大款 、 赤民 、 栢夷父 、 栢亮父 、 渌圖 之流,以濬其明而畀其聖。”
根據現有資料,“渌圖”是一個古代傳說中的人名,具體解釋如下:
基本釋義
渌圖(拼音:lù tú)是颛顼(上古五帝之一)的師傅之一。據宋代羅泌《路史·後紀八·高陽氏》記載,颛顼曾向大款、赤民、栢夷父、栢亮父、渌圖等人學習,以提升智慧和德行。
來源與争議
目前關于“渌圖”的記載僅見于《路史》等少數文獻,且該詞未被主流古代典籍廣泛收錄,學術界對其真實性存疑。由于相關網頁的權威性較低,建議進一步查閱《漢語大詞典》或專業曆史文獻核實。
其他可能性
建議:若需深入研究,可嘗試檢索《路史》原文或咨詢古漢語專家。此信息僅供參考,需謹慎引用。
《渌圖》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清麗的圖畫。
《渌圖》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氵”和“土”,另外它的總筆畫數是12。
《渌圖》一詞來源于《詩經·澤上》中的一句詩:“汩之濈以浚吾谷,渌之濛以洫吾田。”意為用清泉沖刷坎坷的谷地,用涓涓細流澆灌肥沃的田地。從這裡演變而來,形容清麗細膩的圖畫。
《渌圖》的繁體寫法為「淥圖」。
在古代,漢字《渌圖》的寫法可能與現代有所不同。古代的字形演變複雜,很難确定具體的寫法。然而,它的基本意思和内涵并未改變。
1. 他的畫作總是如同《渌圖》一般,清麗動人。 2. 這幅《渌圖》以簡練的線條勾勒出了美麗的山水景色。
渌水、水渌、渌光、渌石
清麗、細膩、秀美、婉約
粗犷、粗糙、呆闆、丑陋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