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因各種自然或社會的原因而造成百姓貧困的景象。匮,指財物匮乏。《新唐書·西域傳上·高昌》:“今 高昌 誅滅,威動四夷,然自王師始征, 河西 供役,飛米轉芻,十室九匱,五年未可復。”參見“ 十室九空 ”。
“十室九匮”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shí shì jiǔ kuì,具體解釋如下:
指十戶人家中有九戶財物匮乏,形容因自然災害、戰亂或苛捐雜稅等導緻百姓普遍貧困的景象。其中“匮”意為匮乏、短缺。
出自北宋歐陽修《新唐書·西域傳上·高昌》:“今高昌誅滅,威動四夷,然自王師始征,河西供役,飛米轉刍,十室九匮,五年未可複。”。原文描述戰争導緻民不聊生的場景。
清代褚人獲《隋唐演義》第48回:“化及所為如此,我立見其敗;若留其在此,徒苦百姓耳,故以計诓之,十室九匮。”。
該成語多用于書面語或曆史文學中,現代口語較少使用。其核心在于通過誇張比例(十戶九貧)突顯社會問題的嚴重性,需結合具體背景理解。
《十室九匮》是一個成語,它的意思是十個房間中九個都是存放寶貴財物的櫃子。形容非常富有或者非常豐富。
《十室九匮》由3個部首組成,其部首是“蔔”、“人”、“匚”。它的總筆畫數為29。
《十室九匮》的出處來自《尚書·周書·坤九篇》。篇中描述了周文王入主冀州後,奉行仁政,導緻人民無一不感受到國家繁榮昌盛,富饒的景象。形容盛世之繁榮。
《十室九匮》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十室九㐀」。
在古時候,漢字《十室九匮》的寫法與現在大緻相同,沒有太大的變化。
他家真是《十室九匮》,家裡到處都是古玩字畫。
室外、匮乏、房室、財室等。
富可敵國、富甲一方。
貧瘠、一貧如洗。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