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毀約的意思、毀約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毀約的解釋

(1) [break an agreement with]∶不遵守協議

(2) [fail to keep an agreement;scrap a contract or treaty]∶未踐約,未履行約定

詳細解釋

(1).破壞定規成法。《莊子·讓王》:“ 楚國 之法,必有重賞大功而後得見……今大王欲廢法毀約而見 説 ,此非臣之所以聞於天下也。”

(2).毀棄條約、協議、合同等。《收穫》1988年第1期:“要是不能提供……散件,那你們就毀約了,我廠拒絕履行合同,并要向貴公司索賠。”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毀約”指違背事先達成的約定或承諾,不履行應盡義務的行為。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定義

毀約指撕毀共同商定的協議、條約或合同,既包括書面合同,也適用于口頭約定。其核心特征是直接否定原約定原則,而非單純違反具體條款(與"違約"相區别)。

二、法律特征

  1. 行為表現:通過語言或行動明确表示不履行義務
  2. 法律後果:守約方可要求繼續履行或解除合同,并主張違約責任(《民法典》第578條)
  3. 賠償範圍:可能需賠償直接損失和可預見利益損失

三、典型場景

四、與違約的區别

特征 毀約 違約
性質 根本否定約定 違反具體條款
表現形式 明示或行為表明不履行 未按約定方式履行
法律救濟 可立即主張違約責任 需視違約程度處理

注:法律實踐中二者常交叉出現,需結合具體案情判斷。

如涉及具體法律糾紛,建議參考《民法典》相關條款或咨詢專業律師。

網絡擴展解釋二

《毀約》的意思

《毀約》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指的是違背承諾或意外取消合同、約定等的行為。當一方不履行原本達成的協議,違反前述約定時,就可以使用這個詞來形容。

拆分部首和筆畫

《毀約》包括兩個常用的部首,從上至下依次是“毛”和“纟”。拆分成筆畫分别是“毛”(9畫)和“約”(7畫)。

來源和繁體字

《毀約》的來源可以追溯至古代的國家法律制度。在古代,人們講究言而有信,特别重視約定和承諾。因此,對于毀約者,人們會嚴懲不貸,以警戒其他人。

繁體字的寫法為「毀約」。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會有些不同于現代。《毀約》的古代寫法為「毀訁」,其中「毀」表示毀壞、破壞,「訁」表示許諾、約定。

例句

1. 他的行為違反了合同,完全是在故意毀約。

2. 如果一方毀約,應該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組詞

1. 違約:違反約定或合同。

2. 破約:取消或違背協議。

3. 背約:不履行和違背承諾。

近義詞

1. 違背:違反諾言、違抗。

2. 不誠信:不守信用。

反義詞

遵守:恪守合同、信守承諾。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