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銅制的鳥雀。《三輔黃圖·建章宮》:“古歌雲:‘ 長安 城西有雙闕,上有雙銅雀,一鳴五穀成,再鳴五穀熟。’” 南朝 梁簡文帝 《和藉田詩》:“鳐魚顯嘉瑞,銅雀應豐年。”
(2).指 銅雀台 。 南朝 陳 張正見 《銅雀台》詩:“凄涼 銅雀 晚,搖落墓田通。” 唐 杜牧 《赤壁》詩:“東風不與 周郎 便, 銅雀 春深鎖二 喬 。” 清 葉廷琯 《鷗陂漁話·蔣珊漁殘稿》:“淚盡英雄公一笑, 魏 家 銅雀 晉 銅駝 。”參見“ 銅雀臺 ”。
(3).亦作“ 銅爵 ”。傳說中的 秦始皇 名馬名。 晉 崔豹 《古今注·鳥獸》:“ 秦始皇 有七名馬:追風、白兔、躡景、犇電、飛翮、銅爵、神鳧。” 五代 馬缟 《中華古今注·秦始皇馬》:“有七名馬……六曰銅雀。”
銅雀是中國古代文化中的專有名詞,具有多重含義:
一、建築名稱
銅雀最初指東漢末曹操在邺城(今河北臨漳)建造的高台,名“銅雀台”。該建築群包含銅雀、金虎、冰井三台,以銅雀台最為著名。《水經注·濁漳水》記載:“邺西三台,中曰銅雀台,高十丈,有屋百馀間。”此處是曹操宴飲賓客、彰顯權勢的場所,後成為三國文化的重要象征。
二、器物代稱
因銅雀台頂端裝飾有巨型銅制雀形雕塑,“銅雀”亦代指此類禮器。《曆代賦彙·銅雀瓦硯賦》提到“銅雀”造型工藝,反映了古代建築裝飾藝術。唐代詩人杜牧《赤壁》中“銅雀春深鎖二喬”一句,即以“銅雀”借指曹操的政治野心。
三、文學意象
在詩詞典故中,“銅雀”常承載曆史興衰的隱喻。李白《魯郡堯祠送窦明府》寫道:“生前一笑輕九鼎,魏武何悲銅雀台”,通過銅雀台抒發對權力更疊的感慨。宋代《太平禦覽》收錄多篇涉及銅雀台的賦文,強化了其文化符號地位。
四、地理标識
後世将邺城遺址稱為“銅雀”,如清代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描述:“邺城西北隅即銅雀苑址。”現代考古研究中,“銅雀三台遺址”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參考來源:漢典“銅雀”詞條、《漢語大詞典》、《水經注》、杜牧《赤壁》詩集注)
“銅雀”一詞在漢語中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指古代建築或器物上的銅制鳥類造型。例如《三輔黃圖》記載,漢代長安城西的雙阙上曾有“雙銅雀”,象征祥瑞,鳴叫預示五谷豐登。南朝梁簡文帝的詩句“銅雀應豐年”也印證了這一意象。
特指三國時期曹操在邺城(今河北臨漳)修建的銅雀台。該建築以樓頂立銅雀得名,是曹操宴飲賦詩、彰顯功績的場所。唐代杜牧《赤壁》名句“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即以銅雀台為曆史背景,暗喻曹操若勝則江東二喬将被擄至此地。
古籍《古今注》記載,秦始皇有七匹名馬,其中第六匹名為“銅爵”(亦作“銅雀”),與“追風”“白兔”等并列。此釋義較為冷僻,多見于曆史文獻。
挨邊脖拐朝識城窟喘喘處之晏然刺心切骨點鋼點花牌鬥穴斷計耳聾眼瞎發喊反把放羊匪席風灣婦谒高才卓識高壓球拱花剮割關關蠱僞豪贍橫滋轟動一時皇暇幻漚慧業文人夾磨減壓驕偷嗟食叽叽拘民可疑來由醂柿老年連箭栗薪龍頭鋸角漫味泡茶佩韋佩弦輕側輕騎攘袵熱電廠深中隱厚式規識熟獸頭鼠虎水火不避望橹無線電現代漢語詞典饷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