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幽隱偏僻。 明 袁宏道 《由渌羅山至桃源縣記》:“宮甚敞,道士迓於門,指數奧僻處曰:某 丹臺 ,某 瀹鼎池 。”
(2).古奧冷僻。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史書占畢一》:“近時貴重 子長 ,不求大體,專蒐奧僻。”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藝五·朱淑貞璇玑圖記》:“家 考功 兄輯《然脂集》三百餘卷,多徵奧僻,因録一通歸之。”
"奧僻"是漢語中較為少用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可從字源和用法兩個角度解析:
一、字義構成 • "奧"本義指屋宇西南角,後引申為幽深、精微之意,《說文解字》釋"奧,宛也。室之西南隅"(來源:漢典網); • "僻"指偏遠、冷僻,《廣雅》注"僻,邪也",後衍生出生澀難懂的含義(來源:中華語文知識庫)。
二、詞典釋義 綜合《漢語大詞典》《現代漢語詞典》等權威辭書,該詞包含兩層含義:
三、使用規範 在當代漢語中,該詞多用于學術文獻或文學創作,日常口語中常以"生僻""艱深"等詞替代。需要注意與"怪僻""孤僻"等形近詞區分,避免語義混淆(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規範詞典》)。
“奧僻”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ào pì,其含義可從兩個維度理解:
幽隱偏僻
指地理位置或環境隱蔽、人迹罕至。例如明代袁宏道在《由渌羅山至桃源縣記》中提到道士指引“奧僻處”,即指山中幽深隱秘之地。這一用法多用于描述自然景觀或建築位置的偏僻性。
古奧冷僻
形容文辭、内容艱澀難懂或冷門生僻。明代胡應麟在《少室山房筆叢》中批評時人專挑“奧僻”之處研究《史記》,即強調對冷僻内容的過度追求。清代王士禛也以此詞形容《璇玑圖記》等文獻的深奧。
補充說明:
案牍之勞不憤不啟不識好歹差降産媪超踰車蛤嗔色齒牙馀惠出敕蹬梯鍛接二蠶廣術顧影自憐後恨黃毵毵黃丸換裝畫屏春胡鯭互通降挹教導有方浃髓淪肌金剛怒目荊人涉澭巾盥急棹絕少分甘看牌克複厘睫李逵漏闆亂悖慢條斯理般逸鵬術魄兆千金弊帚謙素棄别青團入瘾三頭不辨兩殺雞扯脖始終守墨梳攏四知松湍肅倡腿彎文語吳楚帆無強無相下策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