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巾盥的意思、巾盥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巾盥的解釋

謂盥洗。《新唐書·吉顼傳》:“ 頊 往見 武承嗣 ,自陳有二女弟,請侍王巾盥者。”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巾盥"是一個古漢語複合詞,由"巾"和"盥"兩個字組合而成,其含義與古代的盥洗禮儀和器具密切相關。以下是基于權威漢語詞典和文獻的詳細解釋:

一、字義解析

  1. 巾:

    • 本義指用于擦拭、包裹或覆蓋的布帛。《說文解字》釋為:“巾,佩巾也。從冂,丨象糸也。”主要指手巾、頭巾等。
    • 在“巾盥”組合中,特指盥洗後用于擦拭的手巾或布巾。
  2. 盥:

    • 本義指洗手。《說文解字》釋為:“盥,澡手也。從臼水臨皿。”其甲骨文字形像雙手伸入器皿中接受水流沖洗之狀。
    • 引申義指洗手、洗臉的行為,也指用于盥洗的器皿(如盤、匜)或場所。

二、複合詞“巾盥”的含義 “巾盥”作為一個整體名詞,主要有兩層核心含義:

  1. 盥洗用具的統稱:

    • 指古代用于洗手、洗臉的整套器具。這通常包括:
      • 盛水的容器:如盤(承水用)、匜(澆水用)。
      • 擦拭的布巾:即“巾”。
    • 因此,“巾盥”常代指整套盥洗器皿。《漢語大詞典》釋義為:“巾和盥器。盥,洗手。泛指盥洗用具。”
    • 例如,《禮記·内則》記載的侍奉父母晨省禮儀中即有“進盥,少者奉盤,長者奉水,請沃盥,盥卒授巾”的詳細描述,這裡的“盤”、“水”(匜所盛)、“巾”共同構成了“巾盥”之物。
  2. 盥洗的行為與禮儀:

    • 由于“盥”本身包含動作義,“巾盥”有時也引申指盥洗這一行為過程,特别是包含用巾擦拭這一環節的完整盥洗動作。
    • 在古代禮儀制度(如祭祀、宴飨、侍奉尊長等)中,盥洗(沃盥)及授巾是重要的儀節,“巾盥”一詞也隱含了這套禮儀程式。

三、文化内涵與使用 “巾盥”一詞體現了中國古代對清潔衛生的重視,更反映了禮樂文化中對行為舉止規範化的要求。它不僅是日常生活的實用物品,也是禮制的重要組成部分。該詞在現代漢語中已非常用詞彙,主要出現在研究古代禮制、生活習俗、器物或文言文閱讀的語境中。

權威參考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

“巾盥”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及相關信息綜合如下:

  1. 基本釋義
    指盥洗,即洗臉、梳洗的動作。其中“巾”指擦拭用的布(如頭巾、手巾),“盥”為動詞,表示洗手、洗臉的行為。

  2. 字詞分解

    • 巾:本義為紡織品,如頭巾、手巾,此處引申為擦拭動作。
    • 盥:從“臼”(雙手)、“水”、“皿”,象形洗手于盆中的動作,後泛指洗漱。
  3. 曆史出處
    該詞可見于《新唐書·吉顼傳》:“頊往見武承嗣,自陳有二女弟,請侍王巾盥者。”此處指吉顼欲讓妹妹侍奉武承嗣盥洗,體現古代貴族生活場景。

  4. 使用場景
    多用于描述古代女子梳妝或侍奉他人洗漱的情景,如“侍王巾盥”即服侍權貴洗漱。現代語境中較少使用,多見于古籍或文學創作。

  5. 現代延伸
    當代可引申為注重儀容整潔的行為,但需注意其古雅色彩,日常口語中更常用“洗漱”“梳洗”等詞替代。

建議需深入探究時,可查閱《漢語大詞典》或《新唐書》原文以獲取更完整的古典用例。

别人正在浏覽...

百齡眉壽白苎衫備選舶貨不因不由蒼霞蹅狗屎常班尺鐵春至電色地球同步軌道廢文任武高碧公差固習核辦阖宗堠火懷甎悔愆繭觀解诂稭莞機密房驚吪浄者九蒼疽癰剌登哩登六井镂骨魯肅髦彥門将門客門樞墨豬烹小鮮破家為國鋪鑿謙喜侵誣燃放染疾桑滄三茅鐘省墳受經數據流計算機束脅隨風倒所剩無幾僮史慰愍帷幙無厘頭五水蠻象觚械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