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始終的意思、始終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始終的解釋

[from beginning to end] 自始至終

會議始終在友好的氣氛中進行

可是整整過了四百年,始終沒有人來解救我。——《漁夫的故事》

詳細解釋

(1).開頭和結尾。《莊子·田子方》:“始終相反乎無端,而莫知乎其所窮。” 唐 元稹 《善歌如貫珠賦》:“美清泠而發越,憶輝光之璀璨。始終雖異,細大靡殊。”

(2).自始至終,一直。《後漢書·皇後紀上·明德馬皇後》:“故寵敬日隆,始終無衰。” 唐 李肇 《唐國史補》卷上:“ 顔魯公 之在 蔡州 ,再從姪 峴 、家僮 銀鹿 始終隨之。” 宋 蘇轼 《論周穜擅議配享自劾劄子》之一:“本朝自祖宗以來,推擇元勳重望始終全德之人,以配食列聖。” 清 趙翼 《瓯北詩話·韓昌黎詩》:“是 昌黎 與 宗元 始終無嫌隙,亦可見篤於故舊矣。” 巴金 《滅亡》第一章:“汽車夫始終坐在車前,帶着膽怯的樣子,動也不動一下。”

(3).謂事情的本末或原委。 漢 荀悅 《漢紀·元帝紀三》:“臣恐議者不深慮其始終,欲以一切息徭役,十年之後,百年之内,卒有他變。”《隋書·律曆志下》:“ 胄玄 所違, 焯 法皆合, 胄玄 所闕,今則盡有,隱括始終,謂為總備。” 唐 韓愈 《唐河中府法曹張君墓碣銘》:“ 愈 既哭弔,辭;遂叙次其族世名字、事始終。” 明 王鏊 《震澤長語·經傳》:“蓋知物之本末始終,而造能得之地,是格物之義也。”

(4).指産生和死滅。《後漢書·張奂傳》:“通塞命也,始終常也。但地厎冥冥,長無曉期,而復纏以纊緜,牢以釘密,為不喜耳。” 晉 陸機 《吊魏武帝文》:“夫始終者,萬物之大歸;死生者,性命之區域。是以臨喪殯而復悲,覩陳根而絶哭。” 唐 高仲武 《中興間氣集·杜誦》:“ 杜君 詩調不失。如‘流水生涯盡,浮雲世事空’,得生人始終之理。”

(5).指一生,平生。 唐 元稹 《對才識兼茂明于體用策》:“ 漢文 雖以策求士,迨我明天子然後能以策濟人,則臣始終之願畢矣。” 明 吳承恩 《<兩漢書抄>序》:“今公之所録,事不必本末,文不必首尾,人不必始終,單言約語,皆有深旨矣。”

(6).畢竟;終究。 宋 蘇轼 《元修菜》詩:“始終不我負,力與糞壤同。” 元 無名氏 《年節》詩:“惟有老僧階下雪,始終不見草鞋痕。” 曹禺 《雷雨》第一幕:“第一,她始終是個沒受過教育的下等人。”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始終”是一個漢語副詞,表示從開始到結束的整個過程保持某種狀态或行為不變,強調持續性、一貫性。以下是詳細解析:

1. 基本含義 指時間或行為上的完整延續,常對應英語中的"always"或"from beginning to end"。例如:

2. 語境用法

3. 近義詞對比

4. 特殊搭配

注意:現代漢語中"始終"多用于書面語,口語中常用"一直"。在時态應用上,既可用于過去式(他始終沒來),也可用于現在式(太陽始終會升起)。

網絡擴展解釋二

始終的意思

始終是一個詞語,表示從一開始到結束之間的整個過程。它強調了持續和不變的狀态,在某個事物的全部過程中保持不變。始終可以被用于描述一個人的态度、行為或者思想保持一緻和堅定不移。

拆分部首和筆畫

始終的拆分部首是“止”和“心”,表示的意義是“行為始終從心出發,堅定不移”。其筆畫數為8畫。

來源

始終一詞最早出現在《四書集注·大學章句》中。“始”意為開始,而“終”意為結束,兩者合在一起用來表示整個過程。在古代文獻中,始終經常用于描述人們對于道德倡導和行為準則的持久奉行。

繁體

始終的繁體字為「始終」。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始終的寫法和現在稍有不同,它的傳統寫法是「始終」,字形更加婉約,與繁體字相似。

例句

1. 他始終堅持自己的原則,從不妥協。

2. 她對這個項目的成功始終充滿信心。

3. 面對困難,我們應該始終保持積極的态度。

組詞

始終如一、始終不變、始終不渝、始終如常。

近義詞

始終的近義詞包括:總是、一直、始終如一。

反義詞

始終的反義詞包括:間或、時常、偶爾。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