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11-1993)電影演員。福建泉州人。1932-1966年在香港主演二百五十餘部影片,其中以《家》、《春》、《秋》、《寒夜》為著名。曾創辦華聯影片公司、新潮影片公司。1966年後息影,移居加拿大。
“吳楚帆”一詞有兩種解釋,需根據語境區分:
吳楚帆(1911-1993)是中國香港著名粵語片演員、導演,原名吳钜璋,祖籍福建泉州,出生于天津。其演藝生涯及成就包括:
作為成語,“吳楚帆”的基本含義是比喻人才華出衆、志向遠大。其來源解析:
以上信息綜合自相關詞條及人物資料(參考來源:)。如需進一步了解,可查閱影視史文獻或成語詞典。
《吳楚帆》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指一個人的言論、行動具有慷慨激昂的氣勢,有豪情壯志的表現。
《吳楚帆》這個詞的部首拆分是女 (nǚ)、口 (kǒu)、纟 (sī),總共有13個筆畫。
《吳楚帆》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曆史上的一個故事。相傳,吳國和楚國發生戰争,吳王派吳起擔任總指揮。吳起在戰争中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他的忠勇和豪情壯志成為後人贊揚的對象,逐漸形成了成語《吳楚帆》。
《吳楚帆》這個詞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吳楚樓》。
在古代漢字書寫中,《吳楚帆》這個詞已經出現了一些變化。例如,“帆”字曾經寫作“帆船”,表示吳國和楚國之間的交通工具。
1. 他那慷慨激昂的演講真是一副《吳楚帆》的氣勢。
2. 在國際比賽上,我******動員展現出了《吳楚帆》的氣度和鬥志。
吳中帆、楚荊帆、楚楚帆風
英勇逞威、壯志淩雲
氣餒喪志、膽怯無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