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15-1957)戲劇、電影演員。天津人。早年在北平求學。1940年後在上海從事戲劇活動。1947年起曆任文華影業公司和上海電影制片廠演員兼導演。主演影片《假鳳虛凰》、《夜店》、《豔陽天》等。編導并主演《我這一輩子》。導演的《雞毛信》,1955年獲英國第九屆愛丁堡國際電影節優勝獎。
“石揮”一詞有兩種可能的解釋,需根據具體語境區分:
石揮(1915-1957)是中國著名戲劇、電影演員及導演,本名石毓濤,天津人。主要成就包括:
部分詞典(如查字典)将其解釋為成語,含義為“石頭被揮動”,形容力量強大或威力驚人。但該解釋未見于權威成語詞典,可能為誤植或對人物姓名的延伸解讀。
建議:在多數語境下,“石揮”指代人物。若需引用成語含義,建議進一步核實權威古籍或專業詞典。
《石揮》是一個成語,意思是用石頭抛擊。它由兩個漢字組成,分别是“石”和“揮”。這個成語形象地描述了用石頭投擲的動作,通常用來形容猛烈地攻擊或抨擊目标。
《石揮》的第一個字“石”由石字旁構成,表示與“石頭”相關的意思。它的拼音是“shi2”。
《石揮》的第二個字“揮”由手字旁和旁組成,表示用手來甩動的動作。它的拼音是“hui1”。
《石揮》一詞最早出現在古代文獻中,是源于古代戰争中的實際情景。當時,士兵們沒有現代武器,常常利用身邊的石頭來抵擋或攻擊敵人。
《石揮》的繁體字為「石揮」。
古代漢字寫法中,有些字的形狀與現代稍有不同。對于《石揮》來說,其中的字形有以下變化:
• 《石》的字形在古代有時用「石」的上面一橫直接連接下面的三橫。
• 《揮》的字形在古代有時用「扌」代替「手」這個字旁。
1. 他拿起一塊石頭,石揮而出,擊中了敵人的頭部。
2. 在這場激烈的辯論中,專家們犀利的言辭猶如石揮,擊中了對方的弱點。
《石揮》可以與其他詞組合成新的詞語,例如:
• 石擊:用石頭進行攻擊。
• 投石:将石頭抛擲出去。
• 手揮:用手甩動。
《石揮》的近義詞包括:
• 石擲:用石頭扔出去。
• 石擊:用石頭進行攻擊。
• 彈射:用力抛出。
《石揮》的反義詞是“石控”,表示對石頭的控制和運用。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