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石揮的意思、石揮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石揮的解釋

(1915-1957)戲劇、電影演員。天津人。早年在北平求學。1940年後在上海從事戲劇活動。1947年起曆任文華影業公司和上海電影制片廠演員兼導演。主演影片《假鳳虛凰》、《夜店》、《豔陽天》等。編導并主演《我這一輩子》。導演的《雞毛信》,1955年獲英國第九屆愛丁堡國際電影節優勝獎。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石揮(1915年-1957年),是中國話劇與電影史上極具影響力的表演藝術家和導演。從漢語詞典及藝術評價的角度,其名字主要承載以下含義:

  1. 卓越的表演藝術家

    石揮被譽為“話劇皇帝”,以其極具天賦的演技、深刻的人物塑造能力和獨特的舞台魅力聞名。他擅長刻畫社會底層的小人物,表演風格真實細膩,充滿生活氣息和悲劇力量,代表角色如《秋海棠》中的秋海棠、《雷雨》中的魯貴等。他的表演藝術對中國現實主義表演體系的發展産生了深遠影響。

  2. 傑出的電影導演

    在電影領域,石揮不僅是優秀的演員(如《我這一輩子》中的“我”、《關連長》中的關連長),更是才華橫溢的導演。他執導的《我這一輩子》(1950年)被公認為中國電影史上的傑作,深刻描繪了社會變遷中小人物的命運,展現了其深厚的人文關懷和精湛的導演藝術。

  3. 中國現實主義戲劇與電影的奠基人之一

    石揮的藝術實踐深深植根于現實主義傳統。他注重觀察生活、體驗角色,追求表演的真實性和深刻性,反對形式主義。他的藝術理念和實踐,對中國話劇和電影的現實主義創作道路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4. 一個時代的文化符號與悲劇性人物

    石揮的名字也與中國特定曆史時期(尤其是20世紀50年代)知識分子的命運緊密相連。他的藝術成就達到巅峰之時,卻因政治環境的變化和個人遭遇的巨大壓力,在1957年選擇結束了自己的生命,成為那個時代令人扼腕的文化悲劇象征。他的名字因而也承載着對藝術自由、個體命運與時代洪流關系的思考。

總結來說,“石揮”在漢語文化語境中,不僅指代一位具體的傑出表演藝術家和導演,更象征着中國話劇與電影黃金時代的一座高峰,代表着爐火純青的現實主義表演藝術,同時也關聯着一段令人深思的曆史記憶。

參考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

“石揮”一詞有兩種可能的解釋,需根據具體語境區分:

一、作為人名(更常見且權威性高)

石揮(1915-1957)是中國著名戲劇、電影演員及導演,本名石毓濤,天津人。主要成就包括:

  1. 演藝經曆:主演《假鳳虛凰》《夜店》《豔陽天》等經典影片,以自然細膩的表演風格著稱。
  2. 導演成就:自編自導自演《我這一輩子》,導演的《雞毛信》獲1955年英國愛丁堡國際電影節優勝獎。
  3. 職業生涯:1940年代在上海從事戲劇活動,後加入文華影業公司和上海電影制片廠,身兼演員與導演雙重身份。

二、作為詞語(較少見且需謹慎參考)

部分詞典(如查字典)将其解釋為成語,含義為“石頭被揮動”,形容力量強大或威力驚人。但該解釋未見于權威成語詞典,可能為誤植或對人物姓名的延伸解讀。

建議:在多數語境下,“石揮”指代人物。若需引用成語含義,建議進一步核實權威古籍或專業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昂然直入飙駕餅麨孛老側徑存在搭縫丹元帝台督勸獨學鹗表二氧化錳發願覆短灌渠過不去混成壺子假合鑒諒賤陰徼能節下吉蠲警伯京東大鼓聚彙駿刑殼子牢成鍊條離落淩尚臨極流絢率濱綠化賣私免俗明旭内暢頖宮鳑皮遷安輕河器仗取象傷違石瓠衰正松桢突鏡未來派溫居巫山洛浦先策翔天宵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