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願的意思、發願的詳細解釋
發願的解釋
[vow] 佛家語。發下宏大的渡世心願。後指表明心願或願望;起誓
詳細解釋
(1).佛教語。謂普度衆生的廣大願心。後亦泛指許下願心。《法華經·提婆達多品》:“於多劫中常作國王,發願求於無上菩提,心不退轉。” 唐 白居易 《香山寺新修經藏堂記》:“先是, 樂天 發願修 香山寺 ,既就,迨今七八年。” 元 無名氏 《連環計》第二折:“還待要花言巧語将咱騙,你恰纔個焚香拜告青天,深深頂禮親發願。”《西遊記》第五八回:“就是發願齋僧的,也齋不着這等好人!”《花月痕》第八回:“後來 癡珠 解館, 心印 以心疾,發願朝山,航 南海 ,涉 峨嵋 。”
(2).表達願望。 明 梁辰魚 《步步嬌·秋日别情》套曲:“重發願,願年年相見,勝似今年。” 魯迅 《墳·我之節烈觀》:“我們還要發願:要人類都受正當的幸福。”
(3).指表示決心。《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七:“大娘子大怒,發願必要置妾死地。”《新華文摘》1981年第9期:“他發願,要把自己畢生的精力獻身于祖國鳥類的研究,為中華民族出氣争光。”
詞語分解
- 發的解釋 發 (發) ā 交付,送出:分發。發放。發行(批發)。 放,射:發射。百發百中。煥發。 表達,闡述:發表。發凡(陳述某一學科或一本書的要旨)。闡發。 散開,分散:發散。 開展,張大,擴大:發展。發揚。
- 願的解釋 願 (①願③願) à 樂意,想要:甯願。願意。情願。自願。 希望:願望。志願。但願。夙願(亦作“宿願”)。如願以償。事與願違。 迷信的人對神佛許下的酬謝,泛指許給别人的好處:許願。還願。 老實謹慎,恭
網絡擴展解釋
“發願”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層含義,主要包含以下解釋:
一、基本定義
指表明心願或願望,常帶有鄭重承諾或起誓的意味。例如《文明小史》中“發願合他一同到山東去”即表達決心。
二、佛教中的核心含義
- 普度衆生的願心:佛教術語,指發起普度衆生的宏大誓願,如菩薩的“總願”(如四弘誓願)和“别願”(如淨土成佛願)。
- 修行導向:發願是修行的動力,如淨土宗強調“回向發願心”,即通過發願往生淨土,引導自身行善。
- 願力與信心:願力源于對佛法的信心,發願後需以行動實踐,形成善業因果。
三、日常用法擴展
- 泛指許願:如祈求健康、事業順利等,帶有“希望達成目标”的祈願性質。
- 表達決心:如“發願努力學習”,通過明确目标引導行為。
四、發願與回向的區别
- 發願:可隨時許願,無需以善行為基礎(如祈願衆生平安)。
- 回向:需在行善後,将功德回饋衆生。
總結
“發願”既是佛教修行的核心概念,也延伸至日常表達願望或決心的場景,強調以願力引導行動,兼具精神與實踐意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發願這個詞的意思是表達一個願望或希望。
根據部首拆分和筆畫,發願這個詞可以分為兩個部分:發(頭)和願(心)。
發(頭)的部首是發,發的筆畫數是五畫。
願(心)的部首是心,願的筆畫數是三畫。
發願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時候。在古代漢字寫法中,發願這個詞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個發願的古代寫法示例:棻顓
發願這個詞的繁體寫法與簡體寫法相同。
以下是發願這個詞的例句:
1. 我發願希望能夠實現自己的夢想。
組詞:發願書、許願池、宣願會
近義詞:許願、祈願、禱願
反義詞:放棄、取消、棄願
希望以上回答對你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歡迎繼續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