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頖宮的意思、頖宮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頖宮的解釋

(1). 西周 諸侯所設的學宮。《禮記·王制》:“大學在郊,天子曰辟廱,諸侯曰頖宮。” 漢 蔡邕 《獨斷》:“ 三代 學校之别名: 夏 曰校, 殷 曰庠, 周 曰序。天子曰辟雍,謂流水四面如璧,以節觀者。諸侯曰頖宮;頖言半也,義亦如上。”

(2).泛指學宮。 唐 李德裕 《唐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扶風馬公神道碑銘》:“公於是廣靈囿以樹農功,采頖宮以列珍饌。”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頖宮”是中國古代西周時期諸侯設立的學宮名稱,具體解釋如下:

  1. 基本定義
    “頖宮”是西周諸侯為貴族子弟設立的大學,與天子設立的“辟雍”相對應。根據《禮記·王制》記載:“大學在郊,天子曰辟廱,諸侯曰頖宮”,說明其等級制度明确,諸侯學宮規模或地位約為天子學宮的一半(“頖”含“半”之意)。

  2. 字義解析

    • “頖”通“泮”,故“頖宮”也作“泮宮”。
    • 字源上,“頖”從“頁”(頭部)與“半”組合,可能暗指諸侯學宮的規制僅為天子學宮之半。
  3. 曆史演變
    後世将“頖宮”泛化為學宮的代稱。例如唐代李德裕在碑銘中提及“采頖宮以列珍饌”,即借指學宮。

  4. 相關文獻
    漢代蔡邕《獨斷》進一步解釋:“諸侯曰頖宮,頖言半也”,強調等級差異。

如需查看更多古籍原文或考證細節,可參考《禮記·王制》及漢典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頖宮》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頖宮》(Píng Gōng)是一個漢字詞彙,表示古代皇帝宮殿中的一部分。它指的是皇帝在宮廷中休息、學習和存放文物的地方。

拆分部首和筆畫

《頖宮》是由兩個部首組成:「頁」(頭部)和「宀」(寶蓋),擁有19個筆畫。

來源

《頖宮》這個詞來源于古代的宮廷文化和建築。宮廷是帝王的居住和辦公場所,包括許多不同的建築物和區域,每個區域都有不同的功能和用途。

繁體

《頖宮》的繁體字為「頖宮」。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整個「頖宮」一詞的寫法可能與現代有所不同。古代漢字的書寫形式與現代有所差異,隨着時間的推移和文化的變化,漢字的形狀和書寫方式也發生了變化。

例句

1. 他是清宮時期的文物保護專家,精通各種器物在頖宮中的收藏和擺放。

2. 許多曆史紀錄中記載了關于頖宮的詳細描述和圖畫。

組詞

1. 宮殿:皇帝的居住和辦公場所。

2. 皇帝:帝國的最高統治者。

3. 文物:古代的藝術品、器物和書畫等曆史遺留物。

近義詞

1. 乾清宮:古代宮殿中的另一部分,專供皇帝學習和處理政務。

2. 禦書房:皇帝在宮廷中用于書寫和閱讀的私人空間。

反義詞

沒有明确的反義詞與「頖宮」相關。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