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宵旰的意思、宵旰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宵旰的解釋

[getting up before dawn and eating late ——busy with state affairs;labor incessantly on duty] 〈方〉∶宵衣旰食,即天不亮就穿衣起床,天晚了才吃飯歇息

宵旰憂虞轸。——唐· 杜甫《秋日夔府詠懷一百韻》

詳細解釋

(1).見“ 宵衣旰食 ”。

(2).借指帝王。 宋 王禹偁 《為兵部向侍郎謝恩表》:“自非抱訏謨之業,有變通之才,上可以啟沃四聰,下可以贊成三事,則何以副搢紳之佇望,塞宵旰之虛懷。” 明 王世貞 《鳴鳳記·夏公命将》:“況此 河套 ,原為我地,不意己巳之變,遂淪左袵之區。上厪宵旰之憂,下混 華 戎 之辨,誠臣子枕戈待旦之時也。”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時事·彭尚書奏折》:“再此次 俄 人遠攝天威,敬服懷柔,似可消弭兵革,漸紓宵旰隱憂矣。” 吳有章 《清宮詞》:“磨牙吸取蒼生血,廷獻聊酬宵旰勞。”

(3).猶日夜。 夏衍 《秋瑾傳》序幕:“老公祖真是宵旰勤勞。”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宵旰”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綜合解釋:

  1. 基本釋義
    “宵旰”原為“宵衣旰食”的省寫,指天未亮就穿衣起床(宵衣),天黑了才吃飯(旰食),形容人勤于政務或事務,尤多用于稱頌帝王勤政。其中:

    • 宵:本義為夜晚(甲骨文象形為夜晚房屋上空的籠罩狀);
    • 旰:本義為日暮、傍晚(甲骨文象形為太陽落于樹木上),後引申為“晚”。
  2. 來源與引申義

    • 出自唐代杜甫《秋日夔府詠懷一百韻》中“宵旰憂虞轸”一句,表達對國事的憂慮。
    • 可借指帝王本身,如《新唐書》中“無宵旰之憂”即指無需帝王操勞。
    • 廣義上也可表示“日夜”,如清代文獻中“宵旰勤勞”強調不分晝夜的辛勞。
  3. 用法與示例

    • 形容勤政:如“崇祯帝宵旰圖治,卻難挽明末頹勢”。
    • 指代帝王:如“終任賢之效,無宵旰之憂”。
    • 時間描述:如“宵旰憂勞”指日夜憂慮。

讀音:xiāo gàn(“宵”同“消”,“旰”同“幹”)。需注意與“宵衣旰食”連用時的語境差異。

網絡擴展解釋二

宵旰的意思

宵旰(xiāo gàn)指夜晚,特指夜間工作或熬夜,常用于表示辛勤努力或夜晚工作導緻疲勞。

拆分部首和筆畫

宵旰的拆分部首為宀和日,拼音分别為宀(mián)和日(rì)。由于宀是偏旁,所以它并不算作宵旰的筆畫。

旰的筆畫數為6。

詞源來源

宵旰的詞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宵旰中的宵指夜晚,旰指夜晚工作,繁體字為宵旰。在古代,許多人由于各種原因在夜晚工作,導緻時間的錯亂和疲勞感。

繁體字

宵旰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宵旰,沒有太大的變化。

古時候漢字寫法

宵旰在古時的漢字寫法與現在相比沒有太大的差異。

例句

1. 我為了趕工期,經常要宵旰努力。

2. 她每天都宵旰苦讀,終于考上了心儀的大學。

3. 這個項目進度緊張,大家隻能宵旰達旦地工作。

組詞

熬宵、宵禁、宵夜、宵小、宵早

近義詞

夜晚、夜間、深夜、午夜

反義詞

白晝、白天、陽光明媚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