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道教語。心神。《黃庭内景經·心神》:“心神丹元字守靈。” 梁丘子 注:“心為藏府之元,南方火色,栖神之宅,故言守靈也。” 唐 李商隱 《戊辰會靜中出贻同志二十韻》:“丹元子何索,在己莫問鄰。” 清 趙翼 《挽唐再可》詩:“丹元養鉛汞,胎息調龍虎。”
(2).指赤誠之心。 明 劉基 《女兒割股詞》:“丹元訴天天為愁,淚灑長河作飛雨。”
“丹元”是一個源自道教文化的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綜合解析:
心神代稱
道教經典《黃庭内景經·心神章》記載:“心神丹元字守靈”,此處“丹元”指代心神,象征心在五髒中的核心地位。梁丘子注解說“心為藏府之元”,強調心是髒腑功能的根本。
丹田異名
部分文獻(如中醫氣功術語)提到“丹元”可能指丹田,即人體内修煉精氣神的部位,但此用法相對少見。
赤誠之心
明代劉基《女兒割股詞》中“丹元訴天天為愁”一句,将“丹元”引申為赤誠、真摯的情感,強調内心的純粹與忠誠。
多用于道教典籍、古典文學或中醫理論中,形容心神主導作用或表達誠摯情感,現代語境較少使用。
提示:如需進一步了解道教經典原文或中醫理論中的具體應用,可參考《黃庭内景經》及相關注釋文獻。
《丹元》是一個漢字詞語,由"丹"和"元"兩個字組成。
拆分部首:丨(丨是丹的部首)+ 元的部首(元的部首為二)
丹的筆畫數:四畫(丨+千)
元的筆畫數:四畫(二+十)
《丹元》一詞源自于古代漢語,最早出現在《周禮·春官宗伯·币帛》篇中。它形容的是物品珍貴無比,價值非常高。
繁體形式:“丹元”在繁體字中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丹的字形為"丨",元的字形為"二|十"。
這塊玉石的價值連城,真是價值連城的丹元。
組詞:丹丸、丹紅、丹霞
近義詞:珍寶、貴重、寶貴
反義詞:賤貨、廉價、低價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