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督勸的意思、督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督勸的解釋

督促勸勉。《世說新語·政事》“ 陶公 性檢厲,勤於事” 南朝 梁 劉孝标 注:“ 侃 勤而整,自強不息,又好督勸於人。常雲:‘民生在勤, 大禹 聖人,猶惜寸陰,至於凡俗,當惜分陰,豈可遊逸?’”《晉書·食貨志》:“ 汲郡 太守 王宏 勤恤百姓,導化有方,督勸開荒五千餘頃。” 清 龍啟瑞 《大岡埠團練公局記》:“先生益奮志督勸,親執枹鼓,家之子弟,鹹編入伍。”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督勸”是一個漢語複合詞,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解析:

一、基本釋義

“督勸”由“督”和“勸”組成:


二、曆史文獻引證

  1. 《世說新語》注
    南朝梁劉孝标提到陶侃“好督勸于人”,并以“惜分陰”為例,體現其通過督促與勸誡激勵他人勤勉。
  2. 《晉書·食貨志》
    記載汲郡太守王宏“督勸開荒五千餘頃”,說明該詞用于描述官員推動農耕生産的治理手段。
  3. 清代文獻
    龍啟瑞在團練公局記中描述“奮志督勸”,展現其在組織管理中的實際應用。

三、現代應用場景

“督勸”多用于正式或書面語境,例如:


四、近義詞辨析

“督勸”是融合監督與勸勉的雙重行為,既要求執行力,又注重溝通引導,常見于曆史文獻與現代管理場景。

網絡擴展解釋二

标題:督勸 段落一:意義和拆分部首和筆畫

《督勸》是一個常用詞彙,意思是催促、敦促别人去做某事或改正錯誤的行為。這個詞由兩個部分組成,左邊的部首是目字旁,右邊的部首是言字旁。按照筆畫順序,它總共有11個筆畫。

段落二:來源和繁體

《督勸》一詞來源于中文,是由漢字組成的。在繁體中文中,它的寫法是「督勸」。

段落三: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 «督勸» 這個詞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然而,根據目前的使用習慣,這種變化主要涉及字形和書寫風格的差異。

段落四:例句

這裡是一些例句,展示如何使用詞語 "督勸":

1. 我父母經常督勸我努力學習。

2. 政府督勸居民注意環境保護。

3. 教師們會督勸學生按時交作業。

段落五: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這裡是一些與 "督勸" 相關的詞語:

組詞:督促、勸說、言辭

近義詞:催促、敦促、提醒

反義詞:縱容、放任、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