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沿途設置、供送文書的人和旅客歇宿的館舍。《說文·木部》:“桓,亭郵表也。” 徐锴 繫傳:“亭郵立木為表……古者十裡一長亭,五裡一短亭。郵,過也,所以止過客也。”《宋史·禮志十一》:“ 紹興 二年十一月,禮部、太常寺言:‘ 淵聖皇帝 禦名,見於經傳義訓者,或以威武為義,或以回旋為義,又為植立之象,又為亭郵表名,又為圭名,又為姓氏,又為木名,當各以其義類求之。’”
“亭郵”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解析:
“亭郵”指古代沿途設置的館舍,主要用于傳遞文書的人員和旅客歇宿。其中:
部分非權威資料(如)誤将其解釋為“寫信時心情舒暢的成語”,實為混淆了“亭郵”與詩詞意象的區别。需以《漢典》等權威古籍注解為準。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查閱《說文解字》或《中國古代交通史》相關章節。
《亭郵》是一個漢字詞,由“亭”和“郵”兩個字組成。
“亭”的部首是亠,筆畫為7;“郵”的部首是阝,筆畫為9。
《亭郵》是根據古代傳說中的"天書亭"和鴿子郵遞的形象創造的。故事中,"天書亭"是一個神秘的地方,人們可以通過書信在不同的地方傳遞信息;而鴿子則是古代郵局的快速傳遞工具。
《亭郵》的繁體字為「亭郵」。
在古時候,字形可能有一些變化。根據考古研究,古代寫作"亭郵"的可能形式有:「垤郵」、「廰郵」和「庭郵」等。
1. 他可以通過亭郵将消息傳遞給遠方的家人。
2. 請你去亭郵那裡寄封信給我。
亭台、亭榭、郵局、郵遞、郵件、郵資。
郵寄、發送。
接收、收件。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