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七擒七縱的意思、七擒七縱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七擒七縱的解釋

[to winover by tactics] 三國時諸葛亮出兵今雲南省北部,把酋長孟獲捉住了七次,放了七次,使他心服,不再與蜀交兵。比喻運用策略,使對方心服

昔諸葛武侯七擒 孟獲,但服其心,不服其力。—— 明· 馮夢龍《喻世明言》

詳細解釋

同“ 七縱七禽 ”。 元 無名氏 《小尉遲》第一折:“你便要一衝一撞,登時間早将你七擒七縱。”《三國演義》第九十回:“ 孟獲 垂淚言曰:‘七擒七縱,自古未嘗有也。吾雖化外之人,頗知禮義,直如此無羞恥乎?’” 清 魏源 《寰海》詩:“七擒七縱談何易,三覆三翻局愈奇。”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七擒七縱是漢語中一則源自曆史典故的成語,其核心含義指通過反複制服與釋放的方式,使對方徹底心服歸順。以下從語義、典故及引申義三方面詳細闡釋:


一、語義解析


二、曆史典故溯源

該成語典出三國時期諸葛亮南征孟獲之事,載于《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裴松之注引《漢晉春秋》:

亮至南中,所在戰捷……七縱七禽(擒),而亮猶遣獲。獲止不去,曰:“公,天威也,南人不複反矣。”

諸葛亮為穩定蜀漢後方,對彜族首領孟獲七次擒獲又七次釋放,終使其誠心歸附,奠定南疆長治久安。


三、引申義與用法

  1. 戰略智慧

    體現“攻心為上,攻城為下”的軍事思想,通過心理戰術替代暴力鎮壓,實現長久臣服。

  2. 處世哲學

    引申為以德服人、寬容感化的處世之道,強調通過尊重與包容化解矛盾。

  3. 現代應用

    常用于描述教育、管理或談判中,以耐心與策略引導對方認同,如“管理團隊需七擒七縱的智慧”。


權威文獻參考

  1.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定義:

    “七次擒獲,七次放掉。謂有意放走敵人,使其心服。”

  2. 《三國志·諸葛亮傳》(中華書局點校本)裴松之注引《漢晉春秋》
  3. 《資治通鑒·卷七十》載諸葛亮南征史實佐證典故真實性

(注:因古籍原文無直接網絡鍊接,推薦查閱中華書局《三國志》2011年版或“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線上庫)

網絡擴展解釋

“七擒七縱”是一個源自三國曆史的成語,其核心含義是通過反複的策略運用使對方徹底心服。以下是詳細解釋:

1.成語來源與典故

這一成語出自《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裴松之注引的《漢晉春秋》。故事講述蜀漢丞相諸葛亮南征時,七次擒獲南蠻首領孟獲,又七次釋放,最終以仁德和智慧感化對方,使其真心歸順,不再反叛。

2.字面與引申義

3.語法與用法

4.文化意義

5.相關成語與擴展

如需了解更完整的背景或具體戰役細節,可參考《三國志》《漢晉春秋》等史籍,或明代馮夢龍《喻世明言》中的文學化叙述。

别人正在浏覽...

阿借擺檔抱樸陛級腸套疊朝恩春半春霖麤俗代表團澹如道程帝食服信共價寡草怪得管顧過街天橋寒水嚎叫黑陶文化黃麻紫泥監房艱難竭蹶寄祿格矜放金剛鑽兢栗九芒珠曠禮酷禍琳房靈鵲填河碌架床沒影蒙倛門下掾撓動藕覆篷底片言居要拼寫牽黃犬輕赍綱青琅編全保人山人海人影兒瑟歌觞奠膻裼石閘私豵獻豜通南徹北頽敗王嗣文字緣小便席卷而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