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afety pin;pin] 一種有彈性的針,一端固定,另一端可開合,用以将布片、紙片等固定在一起
(1).用以把徽章、布片或紙片等固定在衣物上的針。 周立波 《李大貴觀禮》:“ 李大貴 接到了一封大紅紙請帖,上面還用别針别了一塊紅緞子證件。”
(2).一種别在衣領或胸襟上的裝飾物。 冰心 《三年》:“衣領上一個圓圓的綠玉的别針,映着那小小欲笑的紅唇。” 沙汀 《困獸記》七:“兩位女眷在鑒賞 李守謙 前兩三天帶回來的手表、别針、戒指,等等。”
别針是現代漢語中一個常用名詞,指一種用于固定或連接物品的小型金屬器具。其核心特征與釋義如下:
結構特征
由金屬絲彎曲制成,一端為尖銳的針體,另一端為可開合的彈性卡扣或圓頭蓋帽,通過開合結構實現固定功能。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
核心功能
用于臨時固定織物(如衣物、布料)、紙張、标識等物品,避免脫落或移位。例如:"她用别針将胸花固定在衣領上。"
來源:《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4年
安全别針
針尖可鎖入保護蓋的設計,避免意外刺傷,常見于嬰兒衣物固定。
來源:《辭海》(第七版),上海辭書出版社,2020年
裝飾性别針
延伸指帶有珠寶、琺琅等裝飾的胸針(如徽章、胸花),兼具實用與審美功能。例如:"他佩戴了一枚國旗圖案的别針。"
來源:《現代漢語規範詞典》,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0年
早期别針多以銅、鐵為材質,現代則以不鏽鋼、合金為主。其發明可追溯至青銅時代,古羅馬時期已出現類似安全别針的原型。
來源:《中國大百科全書·輕工卷》,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9年
“别針”是一個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物品名稱,具體含義可分為以下幾個層面:
别針是一種小型金屬制品,通常由彈性金屬絲彎曲制成,一端帶有可開合的卡扣結構。其主要功能是通過夾持或穿刺的方式固定紙張、布料等輕薄物品。
在文學或口語中,“别針”可能象征“細微但關鍵的聯繫”,例如“用别針串聯起零散的記憶”。網絡語境中偶見“别針體”等抽象用法,多指代碎片化信息的整理方式。
如果需要了解具體場景中的特殊用法,建議提供更具體的上下文以便進一步分析。
八音盒子徧存捕景殘渣觇望嘲喧撐岸就船辰光稱責籌谟盜剽大遐電度表定所嫡配法律文件反咬一口風告風胡馮屍槅門供尖海寇橫發懷祿檢審薦臻佳手稷嗣君口碎鍊乳離書镂繪明公正氣目裂穆王男兒膝下有黃金破券溥儀輕賫清正契文沙蘿蔔市賦首亂私戚司衛嵩崇搜羅縮氣填褊缇帙痌瘝投體退朝無咎無譽霧櫂閑謡狹坐隙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