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沿途设置、供送文书的人和旅客歇宿的馆舍。《说文·木部》:“桓,亭邮表也。” 徐锴 繫传:“亭邮立木为表……古者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邮,过也,所以止过客也。”《宋史·礼志十一》:“ 绍兴 二年十一月,礼部、太常寺言:‘ 渊圣皇帝 御名,见於经传义训者,或以威武为义,或以回旋为义,又为植立之象,又为亭邮表名,又为圭名,又为姓氏,又为木名,当各以其义类求之。’”
“亭邮”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要点解析:
“亭邮”指古代沿途设置的馆舍,主要用于传递文书的人员和旅客歇宿。其中:
部分非权威资料(如)误将其解释为“写信时心情舒畅的成语”,实为混淆了“亭邮”与诗词意象的区别。需以《汉典》等权威古籍注解为准。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查阅《说文解字》或《中国古代交通史》相关章节。
《亭邮》是一个汉字词,由“亭”和“邮”两个字组成。
“亭”的部首是亠,笔画为7;“邮”的部首是阝,笔画为9。
《亭邮》是根据古代传说中的"天书亭"和鸽子邮递的形象创造的。故事中,"天书亭"是一个神秘的地方,人们可以通过书信在不同的地方传递信息;而鸽子则是古代邮局的快速传递工具。
《亭邮》的繁体字为「亭郵」。
在古时候,字形可能有一些变化。根据考古研究,古代写作"亭郵"的可能形式有:「垤郵」、「廰郵」和「庭郵」等。
1. 他可以通过亭邮将消息传递给远方的家人。
2. 请你去亭邮那里寄封信给我。
亭台、亭榭、邮局、邮递、邮件、邮资。
邮寄、发送。
接收、收件。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