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天縡的意思、天縡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天縡的解釋

(1).上天之事。《漢書·揚雄傳上》:“上天之縡,杳旭卉兮。聖皇穆穆,信厥對兮。” 顔師古 注:“縡,事也。”

(2).指朝廷政事。《新唐書·杜黃裳裴垍等傳贊》:“ 杜黃裳 善謀, 裴垍 能持法, 李藩 鯁挺, 韋貫之 忠實,皆足穆天縡,經國體,撥衰奮王,菑攘四方。” 宋 李綱 《與張相公》:“某願閣下為 房 杜 之亞,以穆天縡。”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天縡”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解析:

一、基本釋義

  1. 天命/天意
    由“天”(上天)和“縡”(統領、管理)組成,本義指上天的意志或自然規律,強調順應天命。例如《漢書·揚雄傳》中“上天之縡”即指上天之事。

  2. 朝廷政事
    引申為朝廷政務或國家大事,如《新唐書》記載杜黃裳等人“穆天縡,經國體”,此處“天縡”代指國家治理。

二、使用場景

三、來源與例證

如需進一步了解詩詞引用或成語關聯,可參考《查字典》等權威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天縡

天縡(tian zai)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天”和“縡”兩個字組成。

拆分部首和筆畫

“天”字拆分成“一”和“大”兩個部分,筆畫數為4;“縡”字拆分成“糸”、“巳”和“王”三個部分,筆畫數為14。

來源與繁體

《天縡》這個詞源自《山海經》中的記載,指的是上古神獸,形狀像蟒蛇,能為世間之物解疑惑。這個詞在繁體字中是「天縡」。

古時漢字寫法

古時寫作「天纃」的字形,多出現在史書和文學作品中。字形較為簡化,用于現代漢字書寫的較少。

例句

1. 《山海經》中有記載,天縡是一種神奇的神獸。

2. 在古代,人們常常尋求天縡的幫助來解決難題。

組詞

天幹、天道、天命。

近義詞

天狼、天蛇。

反義詞

人瑞、凡獸。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