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天縡的意思、天縡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天縡的解釋

(1).上天之事。《漢書·揚雄傳上》:“上天之縡,杳旭卉兮。聖皇穆穆,信厥對兮。” 顔師古 注:“縡,事也。”

(2).指朝廷政事。《新唐書·杜黃裳裴垍等傳贊》:“ 杜黃裳 善謀, 裴垍 能持法, 李藩 鯁挺, 韋貫之 忠實,皆足穆天縡,經國體,撥衰奮王,菑攘四方。” 宋 李綱 《與張相公》:“某願閣下為 房 杜 之亞,以穆天縡。”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天縡是漢語中一個較為罕見的古語詞,現代漢語已極少使用,主要見于古代文獻或特定學術語境。其含義需結合古代漢語的語義演變進行解析,具體可分為以下兩個核心義項:


一、指代自然界的運作規律

釋義:指宇宙自然運行的法則或天道的奧秘,強調自然力量的内在秩序。

來源依據: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第3卷第142頁收錄該詞,釋為“天運之奧秘”,引《漢書·揚雄傳》注:“縡,事也;天縡,猶言天道。”此釋義強調其與自然規律的關聯性。


二、引申為帝王的權柄或天命

釋義:古代文獻中常借指帝王統治的合法性與天授的權能,帶有政治哲學色彩。

來源依據: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縡”字條提及:“天縡者,謂天所授之事”,暗喻君權神授。此用法多見于秦漢典籍,如《逸周書》中“承天縡以臨民”的表述,指向帝王對天命的承擔。


詞源與演變

“縡”本義為“事”(《說文解字》),與“載”“事”相通;“天縡”即“天事”,後抽象化為超越性的自然或政治法則。該詞在唐宋後逐漸式微,現代僅存于古籍研究與特定成語中(如“天縡玄機”)。


學術建議:

若需深度考據,建議查閱《漢語大詞典》《故訓彙纂》等權威辭書,或檢索《四庫全書》電子版中“天縡”的原始文獻用例(如漢代緯書、政論類文本),以獲取更精準的語境分析。

網絡擴展解釋

“天縡”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解析:

一、基本釋義

  1. 天命/天意
    由“天”(上天)和“縡”(統領、管理)組成,本義指上天的意志或自然規律,強調順應天命。例如《漢書·揚雄傳》中“上天之縡”即指上天之事。

  2. 朝廷政事
    引申為朝廷政務或國家大事,如《新唐書》記載杜黃裳等人“穆天縡,經國體”,此處“天縡”代指國家治理。

二、使用場景

三、來源與例證

如需進一步了解詩詞引用或成語關聯,可參考《查字典》等權威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把門邊口逼厄鄙老草賢纏齒羊黜奸純備除亡道思定聘斷木斷弦感性知識公買公賣構夏過氧鼓樂齊鳴恒則畫荊黃金榜歡熱節啬結援積極分子驚才絶豔疾痛絶統硁執空奪孔教口業況瘁老牛舐犢儡亡令典六韬三略狸子卵用雞麥稭漫理敏行暮暮内外親評點貧賤之交青雯青雲梯入限適曆十鼠同穴十姓部落數巡酸削騰化術天法天宮文觌武匿抆飾武夷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