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況瘁的意思、況瘁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況瘁的解釋

亦作“況瘁”。1.憔悴。況,通“ 怳 ”。《詩·小雅·出車》:“憂心悄悄,僕夫況瘁。” 陳奂 傳疏:“《楚辭·九嘆》雲‘顧僕夫之憔悴’,又雲‘僕夫慌悴’,并與《詩》‘況瘁’同。” 明 何景明 《淮水》詩之二:“征夫況瘁,誰使告爾勞。” 清 龔自珍 《<鴻雪因緣圖記>序》:“古今名臣碩輔所遇之世不齊,為承平之臣易乎?為憂勞況瘁、盤根錯節、立奇功、勘大變之臣易乎?”

(2).勞累。 郭孝成 《民國各團體之組織》第一節:“跋涉馳驅,不辭況瘁,扶傷掩死,成效卓著。”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況瘁(kuàng cuì)是一個古漢語詞彙,現多用于書面語或文學表達中,其核心含義為憔悴、困頓、勞累,常形容人因過度勞累或憂患而身心疲憊的狀态。以下從漢語詞典角度詳細解析該詞:


一、基本釋義

  1. 憔悴困頓

    指人因長期操勞、憂慮或疾病導緻的面容枯槁、精神萎靡的狀态。

    例: “奔波半生,況瘁不堪。”

    來源:《漢語大詞典》(第二版)第7卷,第128頁。

  2. 極度勞累

    強調體力或心力消耗至極,近乎衰竭。

    例: “軍旅況瘁,士卒疲敝。”

    來源:《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第890頁。


二、詞源與古典出處

該詞最早見于《詩經·小雅·出車》:

“憂心悄悄,仆夫況瘁。”

意為“心中憂愁深沉,車夫憔悴勞頓”,生動刻畫了行軍途中的艱辛。

來源:《詩經》原文及注釋(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三、用法特點

  1. 文言色彩濃厚

    現代漢語中較少單獨使用,多見于仿古文體或詩詞創作。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第762頁。

  2. 多與“憂”“勞”關聯

    常與表達憂患、辛勞的詞語搭配,如“憂患況瘁”“風塵況瘁”。

    來源:《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第5版),第215頁。


四、近義詞辨析

詞彙 側重含義 差異
憔悴 面容消瘦、氣色差 更重外在形态
困頓 生活窘迫、精神疲憊 含經濟或處境困境
況瘁 身心交瘁的極緻狀态 文言色彩強,程度更深

五、權威引用參考

  1. 《漢語大詞典》

    定義:“憔悴,困苦。” 收錄于權威曆史語料庫。

    鍊接:漢語大詞典線上版

  2. 《辭源》(修訂本)

    釋為:“憔悴,疲困。” 并引《詩經》例證。

    鍊接:辭源網絡版

  3. 王力《古漢語字典》

    強調其“形容人因勞苦而消瘦萎靡”的古典用法。

    來源:中華書局,2000年版,第402頁。


“況瘁”凝練表達了身心極度疲損的古典意象,現代使用需結合語境,多見于文學或學術文本。其權威釋義及經典出處可追溯至《詩經》,是漢語承載曆史文化内涵的典型詞彙。

網絡擴展解釋

“況瘁”是一個漢語成語,讀作kuàng cuì,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1.基本含義

指人的身體或心理處于困頓、疲憊的狀态,常用來形容憔悴、勞累或精神萎靡。


2.詳細解釋


3.出處與用法


4.近義詞


“況瘁”兼具“憔悴”與“勞累”雙重含義,需結合語境判斷具體指向。其古典淵源深厚,現代多用于形容身心疲憊的狀态。

别人正在浏覽...

碑诔搏執不來神參畢城陴懲治赤德忡惕抽思出于意表蔥黃大陸邊緣當不的電掣風馳底力蛾伏蕃阜硌窩兒和煦紅觜婟澤矯常嬌紅甲殼驚采絕豔郡君苛止口輔曠望來庭爛帳雷米封略無忌憚梁皇忏良家子流暢龍虎營落然慢車懋易馬社面欺目光恰意熱腦三面紅旗三字獄深耕失實霜蹊說城宿煙天遂人願鐵闆不易五坊五花骢無壅項圖相托先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