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疾病痛苦。《尹文子·大道下》:“今萬民之望人君……蓋欲料長幼,平賦斂,時其饑寒,省其疾痛,賞罰不濫,使役以時。”《史記·屈原賈生列傳》:“人窮則反本,故勞苦倦極,未嘗不呼天也;疾痛慘怛,未嘗不呼父母也。” 宋 曾鞏 《尚書都官員外郎陳君墓志銘》:“其為民去害興利,若疾痛嗜欲在己。”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獻一·司徒公曆仕錄》:“聞予病,書來,若疾痛之在其身。” 章炳麟 《文學總略》:“身有疾痛,聞幼眇之音,則感慨隨之矣。”
(2).疼痛。《孟子·告子上》:“今有無名之指屈而不信,非疾痛害事也,如有能信之者,則不遠 秦 楚 之路,為指之不若人也。”《淮南子·修務訓》:“夫七尺之形,心知憂愁勞苦,膚知疾痛寒暑,人情一也。” 清 譚嗣同 《以太說》:“疾痛疴癢,一觸即知。”
“疾痛”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以從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疾病痛苦
指因患病引發的身體或精神上的痛苦。這一含義在古籍如《史記》和《孟子》中均有體現,例如“疾痛慘怛,未嘗不呼父母也”(《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疼痛
泛指身體局部的痛感,如《孟子·告子上》中提到的“無名之指屈而不信,非疾痛害事也”。
“疾痛”一詞兼具生理與心理的雙重含義,既指具體的病症和疼痛,也隱含對苦難的深刻共情。其用法在古代文學和現代漢語中均保持一緻性,體現了漢語詞彙的延續性與豐富性。
疾痛是一個常見的詞彙,用來形容強烈的疼痛感受或者嚴重的疾病。疾痛是疾病和痛苦的綜合表達,通常與身體的不適、傷害、病痛等有關。
疾痛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疒和疒,其中疒表示與疾病相關,而疒表示病痛和痛楚的意思。根據拆分,疾痛的總筆畫數為11。
疾痛一詞源自漢字,由兩個部首組成。疾痛在古代漢字中早有出現,代表着人們對痛苦、疾病的描述和表達。
疾痛的繁體字為疾痛。
在古代漢字中,疾痛的寫法與現代相似。疾的寫法根據不同年代和地區會有細微變化,但整體形狀基本保持不變。痛的寫法也基本保持一緻,表示疼痛的形象。
1. 他因為肌肉受傷,而感到劇烈的疾痛。
2. 這種疾病的症狀十分嚴重,帶來了極大的痛苦。
疾痛的組詞有:疼痛、疾苦、痛感等。
疾痛的近義詞有:痛苦、苦楚、創傷等。
疾痛的反義詞有:舒適、安逸、快樂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