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老朽。老人自稱的謙詞。《晉書·王接傳》:“求賢與能,小無遺錯,是以鄙老思獻所知。”
“鄙老”是一個漢語詞語,具有以下兩種主要含義:
指老人自稱的謙詞,表示“老朽”或“年老之人”。這一用法在古代文獻中較為常見,例如《晉書·王接傳》中記載:“求賢與能,小無遺錯,是以鄙老思獻所知。”。此時,“鄙”作為謙辭,與“老”結合,表達自謙的态度,常見于正式或書面語境。
個别資料(如)提到該詞可形容“年老無能、不值得尊敬的老人”,帶有貶義色彩。但需注意,這一解釋在權威古籍和主流詞典中較少出現,可能是現代語境下的引申或誤用。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晉書》原文或權威古漢語詞典。
《鄙老》是一個漢語詞語,由兩個詞組成:《鄙》和《老》。
《鄙老》表示對年齡較大的人持有鄙視、輕視的态度。通常用來形容對年長者不尊重、不敬佩、不尊敬的行為或言論。
《鄙》的拆分部首為酉,總計15畫。《老》的拆分部首為老,總計6畫。
《鄙老》一詞最早出現在《紅樓夢》一書中,“鄙老葆爾”,形容對年長者不敬的态度。
《鄙老》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鄙老」。
在古時候,漢字《鄙》的寫法可能存在變化,不過常用的寫法是「鄙」。
《鄙》的古字形是由「并」和「酉」組成,意為污穢不潔。
《老》的古字形是由「艹」和「耂」組成,意為多餘、不重要。
1. 他對長輩的态度總是非常鄙老,從來不聽老人的話。
2. 我對他的行為表示非常的鄙老,因為他總是嘲笑老人的年紀。
鄙視、老狐狸、鄙夷、老态、可鄙等。
蔑視、不敬、輕視、看不起等。
敬重、尊敬、敬仰、恭敬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