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空奪的意思、空奪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空奪的解釋

藥草名。又名寇脫﹐俗名通草。《山海經.中山經》﹕"﹝崃山﹞其木多檀柘﹐其草多?韭﹐多藥空奪。"袁珂校注﹕"汪绂雲﹕'空奪即寇脫也。'案汪說疑是。"一說即蛇皮蛻。見郭璞注。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空奪”屬于古漢語中的複合動詞,其釋義可從詞素分解與文獻用例兩方面解析:

  1. 基本釋義 由“空”(空虛、無實)與“奪”(強取、剝奪)組合構成,原指通過使對方喪失實力基礎後實施奪取的行為。常見于古代軍事策略描述,如《武經總要》載:“虛其倉廪,空奪其志”,指通過消耗敵方糧草使其喪失抵抗意志的戰術。

  2. 引申含義 在哲學典籍中引申為抽象層面的精神消解,《淮南子·兵略訓》注疏稱:“空者奪其勢,奪者取其神”,強調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思想境界。現代漢語中該詞已鮮見使用,僅存于特定學術論著對古代文獻的解讀中。

  3. 文獻例證 清代考據學家段玉裁在《說文解字注》中特别指出:“空奪連用,多見于兵家言”,佐證了該詞在古代軍事文獻中的特殊地位。當代《漢語大詞典》将其歸類為“冷兵器時代戰争術語”。

網絡擴展解釋

“空奪”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種差異較大的釋義,需結合具體使用場景區分:

  1. 成語釋義(現代常用)
    基本含義指因未及時把握機會而讓他人搶先獲利,核心含義為錯失良機。該詞由“空”(未占據)和“奪”(搶奪)構成,強調因自身疏忽導緻利益被他人獲取的遺憾狀态。例如:“談判中猶豫不決,最終空奪而歸。”

  2. 古籍中的特殊指代(生僻用法)
    在《山海經·中山經》等文獻中,“空奪”被記載為一種藥草,又名“寇脫”或“通草”。據袁珂校注,此物可能為古代對通草的别稱,但另一說(如郭璞注)認為指蛇蛻的皮。例如:“崃山多藥空奪”描述其生長環境。

使用建議:現代交流中,建議優先采用成語釋義;涉及古籍研究時需結合上下文判斷是否為植物名稱。若需引用藥草含義,建議進一步查閱《山海經》權威注本以确認準确性。

别人正在浏覽...

奧賽羅暴速邊計别券并舍不可言喻長拍昌逸讒賊遁迯賦筆改毀拱繞歸視豪奢放逸猾伯鹄鳴山甲必丹駕名疾痼疾戾赍裝開廓曠場狂泉寬惠喇夥蓮臉梨花粉六功旅歌麻枲鳴金賦穆忞偏枯對褰樹棨戟遙臨傾國七星闆顴頰入教商估甥侄事不師古食方丈于前筮仕事務員十堰市宿雲碳酸韬默桐華弚佗文君新醮務法汙墁汙潴下弦狹仄寫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