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顫笃簌的意思、顫笃簌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顫笃簌的解釋

見“ 顫篤速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顫笃簌”是漢語中一個較為罕見的拟态詞,主要用于形容物體細微、持續的顫動狀态,或人物因情緒波動産生的肢體顫抖。根據《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1992)和《現代漢語拟聲詞研究》(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05)的釋義,該詞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1. 構詞解析

    由“顫”(物體振動)、“笃”(拟聲詞根)、“簌”(細碎聲響)三部分複合構成,屬于ABB式疊音拟态詞,常見于古代白話文學作品。

  2. 語義特征

    多用于描述兩類場景:

    • 物體動态:如“竹影顫笃簌映窗紗”(《元曲選·梧桐雨》)
    • 人物情态:如“吓得他手腳顫笃簌”(《金瓶梅詞話》第十九回)
  3. 語用演變

    該詞在明清小說中高頻出現,但在現代漢語中已被“顫巍巍”“簌簌發抖”等表達替代。據《近代漢語虛詞詞典》(語文出版社,2015)考訂,其消亡與漢語雙音節化趨勢相關。

  4. 方言留存

    吳語區部分方言仍保留“顫笃笃”變體,表義相近但失去“簌”的摩擦聲意象,印證了《漢語方言地圖集》(商務印書館,2008)中關于拟聲詞地域流變的記載。

網絡擴展解釋

“顫笃簌”是一個較為生僻的中文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基本釋義

詳細解釋

  1. 字義分解:

    • 顫:指顫抖、震動,可引申為因恐懼或緊張而發抖(左右結構)。
    • 笃:原意為“深厚、堅定”,此處可能通“抖”,形容動作幅度較大(上下結構)。
    • 簌:拟聲詞,形容細碎的聲音(上下結構)。
  2. 整體含義:

    • 形容因驚悸、恐懼或緊張而身體發抖、打寒顫的狀态,常帶有聲音或動作的細微描寫。例如:“他吓得顫笃簌,連話都說不清”。
  3. 同義詞:

    • 該詞是“顫笃速”的異形詞,兩者含義相同。

使用場景

多用于文學或口語中,描述人在極度緊張、害怕時的生理反應。例如:


提示:由于該詞較為冷僻,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需結合上下文理解。如需更多例句或出處,可參考古籍或方言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抱領鮑螺璧雍漕貢岔路茶色貙卒詞手答報電化腐蝕電介質殿試電邀疊噷對向惡女費財風霜雨雪公約數環襯黃粉黃雀銜環昏花江珧柱踐年鑒識交縷救釋駒谷誇口讕躛裡遞龍火衣亂妄露紅煙綠買花錢懋庸夢魇凝閡逆暑牛骥同皁飄樊落混鋪棻奇出棋法穹祇裙布山兒折杖説餅舒舒服服遂皇太宵貪贓殄平萬死險悍陷毀犀導謝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