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大功。《隋書·李安傳》:“朕每念誠節,嘉之無已,懋庸冊賞,宜不踰時。”
(2).褒美有功。 唐 陸贽 《興元論中官及朝官賜名定難功臣狀》:“臣聞賞以懋庸,名以彰行。”《資治通鑒·唐德宗貞元十年》:“夫登進以懋庸,黜退以懲過,二者疊用,理如循環。”
一、單字釋義
懋(mào)
例:《尚書·舜典》載“懋哉懋哉”,表勸勉之意。
庸(yōng)
例:《國語·周語》“庸勳親親”,指酬謝功勞。
二、合成詞“懋庸”釋義
“懋庸”為古漢語複合詞,屬書面雅語,含義如下:
《尚書·多方》載“懋乃攸績”,後演化為“懋庸”,強調對勤勉之功的嘉獎。
三、權威典籍佐證
“懋庸”釋義為“酬報有功;表彰功績”,屬曆史文獻高頻詞。
強調其構詞法為同義複合(懋+庸),多見于先秦至唐代官方文書。
四、現代使用場景
今多用于學術、文學領域,如:
參考資料:
“懋庸”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主要分為以下兩類:
大功
源自《隋書·李安傳》,指顯著的功績或成就。例如:“懋庸冊賞,宜不踰時”(意為對有重大功勞的人應及時封賞)。
褒美有功
用于表彰有功之人,出自《資治通鑒》。如唐代陸贽所言:“賞以懋庸,名以彰行”,強調通過獎賞激勵功績。
部分現代詞典(如查字典)将其解釋為形容詞,由“懋”(勤奮)和“庸”(原指平凡,此處引申為不懈怠)組合而成,形容勤勉努力、不懶惰的品質。但這一用法多見于通俗釋義,古代文獻中較少見。
建議結合具體文本判斷其含義,古代用法偏向“功績”,現代可能側重“勤勉”。
懊憦白雪難和閉禁勃然奮勵嶒嶄持久之計侈務丑婆子愁陰大行星蝶翎地負海涵地貢犯亂富民撫掌狗後歸正守丘汩殁寒鳥皇告黃骨魚滑石減震箭子跻登計劃精采兢魂浪谑祿料貓虎罵坐明睜大眼縻職模态推理内耗能彀蹑踵獰猙弄松愆負淺視啟告清零湫濕人魚膏石耳史院師祖樞劇逃逋貼職突将唯喏卧骨渥厚物勢纖阿憲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