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約數的意思、公約數的詳細解釋
公約數的解釋
[common divisor] 公因數
詳細解釋
又稱“公因數”。如果一個整數同時是幾個整數的約數,則此整數稱為那幾個整數的公約數。一組非零整數a1,a2,…,an的公約數隻有有限個,其中最大的一個稱為這組數的最大公約數,記作(a1,a2,…an)。每一個公約數都是其最大公約數的約數。
詞語分解
- 公的解釋 公 ō 正直無私,為大家利益:公正。公心。大公無私。 共同的,大家承認的:公理。公式。公海。公制。 國家,社會,大衆:公共。 * (社會整體的治安)。公衆。公民。公論(公衆的評論)。 讓大家知道:公開。
- 約數的解釋 ∶指能整除某一個數的數 ∶大約的數目
網絡擴展解釋
公約數,也稱為公因數,指兩個或多個整數共同擁有的約數(即能整除這些數的正整數)。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定義
- 約數:若整數( a )能被整數( b )整除(( a div b )餘數為0),則( b )是( a )的約數。
- 公約數:若某個整數同時是多個數的約數,則稱為這些數的公約數。例如,12和18的公約數是1、2、3、6。
2.最大公約數(GCD)
所有公約數中最大的一個稱為最大公約數。例如,12和18的最大公約數是6。
3.性質
- 必含1:任何整數至少有一個公約數1。
- 互質:若兩個數的最大公約數是1,則稱它們互質(如8和15)。
4.應用場景
- 分數化簡:用最大公約數約分,如将( frac{12}{18} )化簡為( frac{2}{3} )(除以GCD=6)。
- 數論與密碼學:公約數性質在質因數分解、RSA算法中起基礎作用。
5.求解方法
- 列舉法:列出所有約數後找共同項(適合小數字)。
- 質因數分解:分解後取共有質因數的最小幂次乘積,如:
[
12 = 2 times 3,quad 18 = 2 times 3 quad Rightarrow quad text{GCD}=2 times 3=6
]
- 歐幾裡得算法:通過遞歸取餘快速計算,如:
[
text{GCD}(48, 18) = text{GCD}(18, 48 bmod 18) = text{GCD}(18, 12) = text{GCD}(12, 6) = 6
]
示例
- 數字對:24和36
公約數:1、2、3、4、6、12
最大公約數:12
通過公約數,可以簡化數學運算并解決實際問題(如分配問題、幾何比例等)。
網絡擴展解釋二
公約數
公約數是指能夠整除給定的幾個數的共有因數。
拆分部首和筆畫
公約數的拆分部首是豎心,總筆畫數為9。
來源
公約數一詞最早出現在《周髀算經》中,是中國古代數學著作之一,成書于戰國時期。
繁體
公約數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公約數」。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公約數的寫法可能會有所變化,如「公約詩」等。但現代使用的寫法是「公約數」。
例句
1. 這兩個數的最大公約數是12。
2. 求這些數的公約數有助于簡化計算。
組詞
公倍數、最大公約數、最小公倍數。
近義詞
公因數。
反義詞
互質數。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