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通裁的意思、通裁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通裁的解釋

(1). 漢 時稱布單衣。《儀禮·士喪禮》“浴衣於篋” 漢 鄭玄 注:“浴衣,已浴所衣之衣,以布為之,其制如今通裁。” 賈公彥 疏:“布單衣, 漢 時名為通裁。”

(2).普遍裁減。 清 慕天順 《請開海疏禁》:“議節省則事款通裁,幾於節無可節矣。”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通裁"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個權威角度進行解釋:


一、本義:服裝制作術語

指古代深衣(一種連體長衣)的獨特剪裁方式。其特點是上衣與下裳雖用不同布料縫制,但在腰部相連,形成整體貫通的結構,體現古代禮制對服飾形制的規範。

來源依據: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第10卷第1123頁明确記載:“通裁,古代深衣之制,衣裳相連。”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第1475頁釋義:“通裁,衣裳相連的裁剪方法。”


二、引申義:文章結構的整體性

在文學批評中引申為文章或著作的整體布局與連貫性,強調内容前後呼應、結構嚴謹統一,避免割裂松散。

來源依據:

清代學者章學誠《文史通義·内篇》提出:“為文須通裁大體,首尾相援。”此處“通裁”即指文章全局的統籌規劃。

劉勰《文心雕龍·镕裁》亦隱含此理念:“規範本體謂之镕,剪截浮詞謂之裁”,強調内容與形式的整體協調。


應用示例

明代服飾研究需考究深衣的通裁之法;

撰寫學術論文時,通裁之思可避免章節脫節。

權威參考文獻:

  1.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M].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21.
  2. 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 《古代漢語詞典》[M]. 商務印書館, 2014.
  3. (清)章學誠. 《文史通義》[M]. 中華書局, 1985.

網絡擴展解釋

“通裁”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

一、漢時稱布單衣

指漢代用布料制成的單層衣物,常用于喪禮或沐浴後穿着。《儀禮·士喪禮》中鄭玄注釋提到“浴衣以布為之,其制如今通裁”,賈公彥進一步解釋“布單衣,漢時名為通裁”。這種衣物材質簡單,屬于古代服飾文化的一部分。

二、普遍裁減

表示對事務、款項等進行全面削減。清代慕天順在《請開海疏禁》中寫道“議節省則事款通裁,幾於節無可節矣”,體現了這一用法。此處“裁”取“削減”之意,與“裁軍”“裁員”等詞中的“裁”含義相近。

補充說明

  1. 現代使用:該詞在現代漢語中較為生僻,多用于曆史文獻或特定語境。
  2. 構詞解析:“通”表普遍、貫通,“裁”可指剪裁或削減,組合後引申出上述兩義。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代服飾制度或曆史文獻中的具體用例,可參考《儀禮》及清代奏疏類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愛惠邊亭俵子鬓根鬓腳殘軍敗将撐口愁多夜長穿決帶叙法當店丹童島國邸第二惠競爽風波亭诰勅跟役工課廣員汗褂兒環抱鬟絲花判講口挢引擊壤歌即使糾拿君侯空室清野口乾舌焦寬心丸盔頭梁柱憐養遼遠陵門流從浏漓留取丹心照汗青悶絶女妭鵬鼇批扺乾大黔南如化賞意折獄失本素放綏服縧褐倜傥通關手吞九鼎完善說曉熟小衙内